专业名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专业代码:090203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学制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 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骨干学科,例如,生物学、生态学、林草培育学、环境科学、水土保持工程学、林业生态工程学、荒漠化防治工程学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国家行政管理机构中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以及与生态环境建设有关的教学、科研、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工作能力的广适型科技人才。
主干学科: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林学。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测量与遥感技术、工程力学、土壤学、水力学、土壤侵蚀原理、流域水文学、工程CAD、地学概论、林草培育学、水土保持工程学、林业生态工程学、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水土保持监理、水土保持规划、草场经营管理、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等。
主要教学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共35周,其中包括军事技能训练、劳动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基础训练、专业文献综述训练、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综合性实验、生产实习、创新创业和研发能力、毕业论文(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及草场培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到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林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监测、评价技术;
4.具有应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基本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技能;
5.熟悉我国林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防治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有关国际公约。
主干学科
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林学。
主要课程
生态学、森林环境学、植物学、保护生物学、测量与遥感、土壤学与地质基础、土壤侵蚀原理、沙漠化原理、水力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环境地理学、环境监测等。
实践教学
包括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5--30周。
就业方向
主要到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
国内最好的就是水利部水土保持司,然后就是水利部下属的一些水土保持单位,比如水保监测中心、植物中心、沙棘中心等,再下来应该是流域机构内的水保处室。再下就是各省水保局,然后再下、、、还有就是各个设计院了、研究所中科院水保所在陕西杨陵
就业前景:
主要到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
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陕西、新疆、内蒙古、宁夏、湖北。
毕业生就业分布统计:
就业行业或部门 百分率
国有企业 2.63%
录取研究生 27.63%
民营及私营企业 10.64%
中小学及其它教学单位 1.26%
其他事业单位 1.26%
高等学校 1.26%
机关 8.55%
科研设计单位 9.98%
注:本专业的各方向及就业率分别是:水土保持71.05%、沙漠治理58.33%。
就业方向
主要到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
国内最好的就是水利部水土保持司,然后就是水利部下属的一些水土保持单位,比如水保监测中心、植物中心、沙棘中心等,再下来应该是流域机构内的水保处室。再下就是各省水保局,然后再下、、、还有就是各个设计院了、研究所中科院水保所在陕西杨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