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现有教职工37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9人,副教授、副研究员90人;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61人;留学回归人员2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部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5人,省“三五人才”10人。
设有遗传学、作物育种、植物资源与生产、种子工程、耕作与生态等5个教研室,1个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棉花等4个研究所;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中心、国家杨凌生物技术育种中心、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农业部旱区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植物遗传工程育种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农作物细胞分子生物学与品质改良实验室、陕西省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等7个科技创新研究平台;《干旱地区农业研究》、《麦类作物学报》杂志编辑部2个。
学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最为悠久和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现有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农学专业为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为陕西省重点学科,拥有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植物资源学、种子工程、农业推广、高等学校教师等6个涉农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70多年来,学院先后为社会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各类人才13423人,其中博士后4人,博士71人,硕士258人,本专科生5530人,成人教育学生7560人。学子遍布国内外,他们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各自的贡献。著名小麦育种学家赵洪璋院士、我国农业区划学科奠基人之一沈煜清教授、原农业部副部长路明、现陕西省副省长朱静芝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现有在校学生1133人,其中本科生876人,硕士研究生198人,博士研究生59人,另有成人教育在册学生2400余人。
学院科学研究与科技推广硕果累累。在作物育种及品种推广方面,以誉满华夏、成果卓著的赵洪璋院士、李振声院士为代表的一批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先后培育了60多个优良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8亿亩。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小麦品种的6次更新换代,全部是我院选育品种作为当家品种。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6次更新换代中,我院选育的品种作为当家品种有4次。赵洪璋院士等选育的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等小麦品种引领着当时我国小麦育种的趋向,成为我国小麦育种史上的里程碑,荣获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其中碧蚂1号推广面积迄今为止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二;李振声院士等选育的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开创了小麦育种的新途径,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宁锟研究员等选育的小麦新品种“陕7859”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以来,学院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47项,其中973项目6项,863项目30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3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项,其他项目657项,累计到位科研经费达8797万元,年均经费1466万元;科研成果获奖32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部级24项,发明专利19项;出版专著、教材50部,发表研究论文968篇。
学院一直与国际知名院校和国内兄弟院校保持良好的学术往来。近年先后派出30余位专家教授前往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德国、以色列、捷克、新西兰等国合作研究,邀请国内外专家19人来学院学术交流,在国际合作、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借鉴先进的教学科研理念和技术、提高我院的学术声誉和影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目前,学院正积极加强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工程技术与传统学科的渗透交叉,以提升传统优势学科水平。同时,加强新兴学科、新专业建设,以研究型学院为办学方向,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展望未来,我们将秉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以“985”和“211”工程建设为契机,以“团结、求实、创新、奉献”为院风,踏实工作,开拓创新,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