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是教育部“英语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的前身是南开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从1919年南开大学建校伊始,就开始招收英语专业学生,1923年始有英语专业毕业生。1931年正式建立英文系,著名学者陈逵、柳无忌等先后担任系主任,奠定了英语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抗日战争期间,南开大学英文系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英文系一度合并,改称外国语言文学系。1946年南开大学复校,恢复外文系,有卞之琳等著名学者任教。解放后,著名学者李霁野、常耀信等曾长期担任外文系主任和学术带头人,英语专业得到了稳步发展。
目前的英语专业为外国语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在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四个层面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业务精湛,现有教师23人(含2名外教),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6人,绝大部分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英语专业1981年首批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5人。截止2012年,本专业90余年来已培养6名博士后,近80名博士,数百名硕士和数千名本科毕业生。
英语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国际视野、较强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英语高级专门人才,能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外事外贸、国际交流、社会服务工作,并能适应和从事其他方面工作。多年来,为保证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各个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本专业一直控制招生规模,每年招收50名以内本科生、留学生,约40名硕士生,6名左右博士生。
英语专业具有优良的教学传统和教学秩序,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培养,设置了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坚持教学创新,推行“学业导师制”和系主任“一席话”制度,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英语专业不仅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实习及科研条件,中外文藏书丰富,视听及同声传译设备先进,而且有效开辟第二课堂,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学或开设课程,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支持学生组织英语角、外语节、学术沙龙、学术会议和对外交流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多渠道、灵活地培育拔尖人才。
英语专业2011届毕业生41人,就业率100%,其中升学读研14人,出国深造10人,求职就业17人;2012届毕业生53人,就业率98.11%,其中升学读研19人,出国深造11人(其中入选南开大学百人后备师资培养计划1人),求职就业22人。
英语专业培养目标
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英语专业主要面向外事、外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领域,从事商务、翻译、研究、开发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英语专业培养要求
英语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
知识技能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3.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4.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5.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英语专业课程
主干课程:高级英语、英语写作等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 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4]
第二专业:大三开始选修,可选日语、韩语、德语、法语和俄语。据学校具体情况而定。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授予学位与英语语言文学相同
英语专业就业方向:
英语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外事、外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领域,从事商务、翻译、研究、开发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