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简介

南开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南开最悠久的学科之一。1919年学校开设英文、法文、德文课程。1931年设英文系,1950年设俄语专业,1972年设日语专业,1997年成立外国语学院,2002年设翻译系和法语专业,2003年设德语专业。90多年来,南开外语学科汇聚了以冯文潜、陈逵、柳无忌、卞之琳、罗大纲、查良铮、李霁野等为代表的名师大家,其学术风范和科研成就享誉学界。

目前,本一级学科涵盖英语系、翻译系、西语系(俄、德、法)、日语系、MTI教育中心、公共英语教学部和5个研究中心的教学科研工作。1990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是天津市重点学科,2004年设立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2008年首批获得翻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同年“大学英语”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外国语学院在长期办学和不断发展过程中,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同时保持自身优良传统,形成了人才培养的特色。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目前学院已与法国、德国、乌克兰的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联合培养本科生;与英国和爱尔兰知名大学联合办学的洽谈目前进展顺利。联合培养的本科生优势在于他们有强烈的文化敏感性,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更准确娴熟,综合素质更高。最近几年的就业情况表明,联合培养的学生适应能力强,颇受外资企业的欢迎,在其它行业工作的毕业生也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势。

学院坚持“寓学于做、学做合一”,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外语课堂气氛活跃,外教与师生一起庆祝中外重大节日(中国的元旦,春节,中秋节等,外国的圣诞节,复活节等),一起体验异域风情文化。连续20年举办外语节,成为南开园一道亮丽的风景。外语节不仅是外语学习的第二课堂,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现在天津市很多高校,甚至北京的高校,如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等高校也参加外语节的活动,与我院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使外语节成为学生展示才华,开展校际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美食节是外语节的招牌活动,各个语种的外教亲自上阵,带领学生一起做他们国家的精品美食,免费供学生们品尝,每一次美食节的门票都被哄抢一空,而且天津其他高校的学生也会慕名而来。另外外语配音大赛也是外语节的代表活动,各种类型,各种语种的配音,让学生们深切体验外语情结。每年外语节期间我们举办系列讲座,在原有活动中又增添了学术性。召开教学研讨会,邀请天津市各高校外国语学院院长和资深教授,共同探讨本科教学中的新经验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新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适应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基于南开大学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定位,结合外语学科的特点,学院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系统扎实外语专业知识和良好外语使用能力,具有良好人文和科学素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学术研究型和应用复合型人才。秉承南开外语学科的优良传统,坚持育人为本,突出本科教育在多层次外语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和中心地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外语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学院强调精品意识,坚持全方位育人;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依托教育教学研究,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围绕学科发展的需要努力完善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充分利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办学的优势,坚持中外教师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国家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特色鲜明、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学生除具有良好的课堂学习条件和环境外,课外生活也丰富多彩。名师讲座、外语沙龙、演讲比赛、口语比赛、外语角,每年一度的外语节、外交外事礼仪大赛、演唱比赛、舞蹈表演、运动会及中外学生辩论大赛、国内外会议口译翻译等都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尤其是学生的外文剧社已排演多部中外名剧,其中英语和日语版的《雷雨》、《骆驼祥子》曾赴美国、日本等国家大学成功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学生京剧团更是名声远播,用外语唱京剧,先后出访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使京剧走进校门、又走出国门,有力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了校际间的学习和交流。

学院本科生整体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98%以上,毕业生去向主要为升学读研、出国深造、求职就业三个方面。1、在升学读研方面,除20人左右的毕业生获得推荐免试攻读本校研究生的机会以外,每年近30人通过推荐免试、全国统招考试等方式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等高校继续研修。2、在出国深造方面,每年有50多人通过南开大学百人后备师资培养计划、自主申请的方式得到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法国高商、德国慕尼黑大学,莫斯科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北海道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3、在求职就业方面,每年约有70名本科毕业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进入职场,根据近几年的情况分析,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单位质量不断提升,行业分布范围广泛,涉及金融、教育、传媒、贸易等诸多行业;单位性质也涉及广泛,主要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部队等,主要就业单位有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工程集团、丰田通商(天津)有限公司,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出光润滑油(中国)有限公司等。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卓著的师资队伍和优秀的管理干部队伍。现有人员167人,其中专职教师135人,教授2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副教授50人。各语种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另有博士学位教师37人,其中2人入选了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结构较为合理。此外,学院每年还聘请20多名外籍专家、著名学者来院任教和讲学。

建院十几年来,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在国内外许多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大量论文,出版了大量专著、译著、教材、工具书、教参、编著等。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境外合作及其他科研项目立项几十项。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大力培养青年教师,每年外派教师出国进修、讲学或访问交流。同时,每年聘请20多名国内外的专家、著名学者来院任教和讲学。随着南开大学国际化脚步的不断加快,校际间、院系间的对外学生交换、联合培养、海外实习等实质性合作项目不断增多,我院本科生自2009年下半年起至今共有103人(次)通过校际交换生项目、院际交流项目等公派方式到国(境)外高等学校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时间不等的交流学习,范围涉及英语、翻译、日语、俄语、法语、德语全部六个专业的本科生。此外,还有不少学生通过自费方式到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日、韩等国家的高等院校进行短期学习访问。

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是教育部“英语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的前身是南开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从1919年南开大学建校伊始,就开始招收英语专业学生,1923年始有英语专业毕业生。1931年正式建立英文系,著名学者陈逵、柳无忌等先后担任系主任,奠定了英语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抗日战争期间,南开大学英文系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英文系一度合并,改称外国语言文学系。1946年南开大学复校,恢复外文系,有卞之琳等著名学者任教。解放后,著名学者李霁野、常耀信等曾长期担任外文系主任和学术带头人,英语专业得到了稳步发展。

目前的英语专业为外国语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在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四个层面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业务精湛,现有教师23人(含2名外教),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6人,绝大部分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英语专业1981年首批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5人。截止2012年,本专业90余年来已培养6名博士后,近80名博士,数百名硕士和数千名本科毕业生。

英语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国际视野、较强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英语高级专门人才,能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外事外贸、国际交流、社会服务工作,并能适应和从事其他方面工作。多年来,为保证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各个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本专业一直控制招生规模,每年招收50名以内本科生、留学生,约40名硕士生,6名左右博士生。

英语专业具有优良的教学传统和教学秩序,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培养,设置了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坚持教学创新,推行“学业导师制”和系主任“一席话”制度,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英语专业不仅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实习及科研条件,中外文藏书丰富,视听及同声传译设备先进,而且有效开辟第二课堂,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学或开设课程,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支持学生组织英语角、外语节、学术沙龙、学术会议和对外交流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多渠道、灵活地培育拔尖人才。

英语专业2011届毕业生41人,就业率100%,其中升学读研14人,出国深造10人,求职就业17人;2012届毕业生53人,就业率98.11%,其中升学读研19人,出国深造11人(其中入选南开大学百人后备师资培养计划1人),求职就业22人。

翻译专业

翻译专业宗旨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即具有外语专业本科知识和能力,同时又具备其他一门应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经过严格的选拔、系统的教育,本专业的毕业生将具有纯熟的口语能力、系统的学科知识,从而能够熟练地从事某种专业的口笔译。本专业将采用英语口语技能与应用型学科知识体系并重的教育模式。所招学生隶属于翻译系。

本系骨干教师多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他们除英语学位外,还曾获得过其他专业学位,如法学、工商管理等高级学位。骨干教师多具有长时间的翻译实践经历,如担任我驻外使馆官员,驻外机构代表等。

翻译专业2011届毕业生44人,就业率97.72%,其中升学读研16人,出国深造12人,求职就业15人;2012届毕业生53人,就业率100%,其中升学读研15人,出国深造18人,求职就业20人。

日语专业

日语语言文学系正式成立于1997年,其前身是创办于1972年的南开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日语专业,现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先生为首届毕业生。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为天津市重点学科。现有专职教师15人(包括1名日籍教师),全部具有在日本学习、任教、研究等经历。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大都具有博士学位。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常年聘请日本专家3人,在校生200余人。截止2012年,共计培养了本科毕业生1200余人,硕士研究生120余人。

日语系本科每年招收两个班共计40名学生,同时招收留学生。各类学生在学期间,均有机会被派往早稻田大学、北海道大学、筑波大学、九州大学、金泽大学、立教大学、立命馆大学等日本一流大学学习。

日语系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培养,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原则,设置了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创新思维,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能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外贸、国际交流、社会服务等工作。

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特色是,提倡通才教育,全面打好基础,拓宽知识结构,培养优秀人才。课程设置低年级以精读、会话和视听说为主,努力为零起点学生打好深厚的日语基础。高年级则以专业课程为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及笔译口译能力。

日语系是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单位,与国内外日语教育界保持着密切联系。同时,依托南开大学的日本研究综合优势,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经常邀请国内外一流学者前来讲学。本系还积极组织学生赴日短期留学,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演讲比赛,多渠道地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日语专业优秀人才。

日语专业2011届毕业生36人,就业率100%,其中升学读研6人,出国深造9人,求职就业21人;2012届毕业生35人,就业率100%,其中升学读研7人,出国深造8人,求职就业20人。

俄语专业

俄语专业初建于1949年,是南开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之一。曹忠德、宗玉才、孔延庚、高静、叶乃芳、王秉钦等著名学者曾在这里任教,在培养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同时,取得了大量有影响的科研成果。目前新一代南开俄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已具规模,年富力强、锐意进取成为他们最显著的特点。跨学科、跨文化、跨语际的科研活动在全国独树一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展示了美好而广阔的发展前景。本专业现在每年招收约20名本科生,修订后的教学计划有效弥补了传统俄语教学给学生在知识结构上造成的缺陷,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综合素质,更加自如的应对未来的工作。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俄语、高级俄语、翻译、俄罗斯文学、中国文化、俄罗斯汉学、俄汉对比语言学、俄语视听说、俄语阅读、网络新闻、俄语电视、俄罗斯文化、商务俄语、二外英语、三外法语(或德语)等。1981年俄语专业成为国家首批俄罗斯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2012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俄语专业2011届毕业生19人,就业率94.74%,其中升学读研8人,出国深造2人,求职就业8人;2012届毕业生14人,就业率100%,其中升学读研3人,出国深造2人,求职就业10人。

法语专业

法语专业的师资队伍原来就是一支久经磨练的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科研能力较强且具有创业精神、团结协作、敢于拼搏进取、不畏困难的优秀教学团队。又经十年的专业化建设,现在拥有一支以年轻教师为主的精干高效、治学严谨、专业知识扎实、广博的师资队伍,其学缘结构合理、学历结构快速提升。

法语专业的办学特色和优势: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模式,即本科“3 + 1中法联合培养模式”(联合模式)与本科四年南开独立培养模式(独立模式)并存。两种模式的本科教育宗旨一致:培养既具有扎实的法语语言文学功底,又能适应本科毕业后专业转向的准复合型合格学生。每届学生有50%的名额可以在第四年赴法留学一年,他们毕业前夕就可以分别被法国综合大学如巴黎东大以及法国高商等学校的不同专业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从而进一步修习法国文学、国际贸易、现代语言学、对外法语、翻译、工商管理等多种不同专业。

法语专业2011届毕业生18人,就业率100%,其中升学读研2人,出国深造9人,求职就业6人,创业1人;2012届毕业生15人,就业率100%,其中升学读研3人,出国深造6人,求职就业6人。

德语专业

德语专业成立于2003年,至今已培养了五届毕业生。毕业生总数为八十七人,就业率分别为:2007年94.74%,2008年87.4%,2010年94.44%,2011年100%,2012年100%。本科毕业生升学比例分别为:2007年26.32%,2008年35.29%,2010年50%,2011年42.11%,2012年74.43%,且升学去向集中在985重点院校。目前,德语专业共四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教学班。在职教师共九名,其中中国教师七名,外教两名,且所有中国教师均有多年在德学习经历,教学和科研易与国际接轨。德语专业的教学科研活动目前涉及翻译学、语言学、国情文化学及教学法四个领域,学科方向齐全。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跨出国门深造的机会,提高学生参加国际间交流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德语专业已与三所德国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定期派出学生进行交流。每年都有五名学生去海德堡大学进行交流学习。

德语专业2011届毕业生20人,就业率100%,其中升学读研4人,出国深造4人,求职就业12人;2012届毕业生15人,就业率100%,其中升学读研4人,出国深造8人,求职就业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