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由原生物工程系和生物技术系组建而成。现有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和生物技术及应用、微生物技术及应用两个专科专业,其中,生物工程专业是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现有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项(生物学)、省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项目1项(生物制品产业班)、省级精品课程2门(微生物学,基因工程)、校级精品课程5门(酶工程、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生物化学、发酵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学科研团队,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在职教职员工有96人,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5名,博士24名。系内教师主持各类科研项目36项,教研项目14项。其中,系主任李毅教授的《兔出血热病毒重组疫苗的研究》项目为国际合作项目(获资助9万欧元),葛晓霞博士的《转录因子HB4在柑橘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的功能解析》被评为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该系下设基础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细胞工程、发酵工程4个教研室,建有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学、食用菌、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基因工程、发酵与生化工艺8大实验室,总数逾50间,总面积逾4000平方米,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逾1000万元,为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提供了重要保障。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秉承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狠抓常规管理,创建优良学风,为学生成人成才创造了良好环境。课堂上,保持严肃认真活泼的优良作风,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课堂下,通过举办生物知识及技能竞赛活动、成立专业科技创新小组和学生专业社团、开展专业学术系列讲座和考研辅导以及鼓励和吸纳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措施,使学生乐于学习,精于学习。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本着“理论与技术并行,知识服务产业”的核心理念,着力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尤其重视实践教学,拥有50多个稳定的毕业生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在此基础上,该系在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在学生深造方面,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考取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考研录取比例达到15%;在学生就业方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其中80%以上的毕业生在省内外生物、化工、医药、农业、生物能源、环境与资源以及生物制品加工等行业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生产、管理、检验等工作,一些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中基层管理骨干和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在学生创业方面,卜贤超、张佳、李海兵、梁敏等一批优秀校友自主创业,已成为中小型企业家,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在学校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指引下,十分重视将现有教学、科研成果与人才培养工作相结合。为贯彻钱学森“大成智慧学”的教育思想,2009年,学校以培养品学兼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研发人才为目的成立了“钱学森实验班”,此举涵盖了该系生物工程专业、生物技术专业。“钱学森实验班”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务实与创新精神、人文与科学素养、交流与协作能力等方面,以小班为单位采取启发式、开放式教学。此外,该系还精心选聘具有高学历、高职称、业务能力强的老师担任班主任与学业导师,通过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和进行考研深造来激发和锻炼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并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拓展学生学科视野。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钱学森实验班”成为我校的“明星班级”,成绩斐然。2011年,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制品方向成为第二批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2年依托该项目,在生物工程专业开设了“生物产业基地班”,“生物产业基地班” 是在充分借鉴“钱学森实验班”的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合作企业建议而成立的,无论是在学术科研方面还是在实践技术方面都有雄厚的实力和基础。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学相长,学风优良,成绩显著。获得省级和校级各种荣誉多项,曾荣获“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 荣誉称号、系党总支荣获“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荣誉称号、团总支被省直团工委授予“五四红旗团总支”荣誉称号,多次被学校授予“科研工作先进单位”、“考研工作先进单位”、“最佳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