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简介

发展目标 国内一流、国际上具有影响的综合性、研究型学院。 历史沿革 1946年 国立兰州大学始建地理系; 1952年 设立自然地理学本科专业; 1958年 更名为地质地理系 1987年 设经济地理学本科专业

1991年 获批地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1996年 设立环境科学本科专业 1999年 成立由地理科学系、地质学系和大气科学系组成的资源环境学院,并成立环境科学系 2002年 成立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系 师资队伍与学科建设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03人,其中专职教师76人。教师队伍中有教授20人、副教授17人。现有院士2人(李吉均、汤中立),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王乃昂),“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牛耀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冯兆东、牛耀龄),“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1人(冯兆东),1人入选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科研教学奖励计划(王乃昂) ,2人入选新世纪人才计划(张铭杰、杨永春)。

学院现已发展成为拥有8个本科专业、12个硕士点、6个博士点、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的综合性研究型学院,是我国西部地学与环境科学基础研究、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中心之一。

1981年我国恢复学位制度时即获得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1987年设立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本科专业;

1991年地理学被国家教委首批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这在学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1995年,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与甘肃省以兰州大学地理系为依托联合成立“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1997年兰州大学将自然地理学列为“211工程”重点学科进行建设; 1998年设立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

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视教学质量为办学的生命线,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省部级、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余项,围绕创新性地学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由李吉均等完成的“立足西部、改革创新,建设一流国家理科地理学基地”2005年荣获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王乃昂教授入选“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大力提倡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方法的创新性、手段的现代化,积极促进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气候学》、《土壤地理学》和《地貌学》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优秀项目,《自然地理学》、《地貌学》、《古生物学》、《生态学与陆地生态系统》入选甘肃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自然地理学》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生态学与陆地生态系统》入选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关键,学院重点建设了具有学科集体竞争力的自然地理学教材。2000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九五”国家重点教材《自然地理学》,2004年出版“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综合自然地理学”。国家“九五”重点教材《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测绘学、气象学、林学、农学等领域被全国100多所高校地理系及相关专业广泛选作本科教材,并被首选为硕士、博士生入学考试必读参考书,其覆盖影响面之大,重印次数之多,均居于全国同类教材前列。2006年《自然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野外考察教程》又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年《自然地理学》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同年,由张建明副教授负责申报的地理科学被评为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000年地理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立为一级学科博士点;

2002年自然地理学在国家重点学科全国评审中名列第一名;

2003年新批环境科学和古生物地层学两个博士点以及环境工程、岩土工程和水文水资源三个硕士点;

2004年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点通过评审开始招生,地理学基地在2004年由教育部和国家基金委联合组织的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2004年学院成为教育部“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

2005年新批城市与区域规划硕士点,自然地理学被评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团队”;

2007年地质学被确定为博士后流动站; 2007年新批地球系统科学、生物地理学两个博士点、硕士点。

2003年 设立地球化学本科专业 为共同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学院采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措施,积极建设地学实践教学基地并向国内外开放,先后有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山大学等前来开展联合实习,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学院先后承办了“2004年环境科学”、“2006年青藏高原隆升及资源环境效应”两期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和“2005年首届全国高校自然地理学骨干教师培训班”、“2007年第二届全国高校自然地理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均获得广泛好评。

我院学生由于本科阶段受到一定的科学研究锻炼,学生毕业后多已成为科研骨干和本专业新学术思想、新研究方向、新技术和方法的开拓者,他们中有的已成为教授、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不少人已成为高效、科研单位的学术带头人及政府部门的业务骨干和领导,特别是在南北极、珠峰科学考察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吉均、秦大河、效存德师生三代勇创三极的事迹被传为美谈。

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

研究型学院的两大目标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因此高水平的科研是学院发展与高层次人才产生的根本。近年来,在李吉均院士、汤中立院士等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无论是科研项目的数量,还是科研成果的水平,都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有了质的飞跃。2001年以来学院先后承担973项目课题6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50余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6项、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1项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7项。从2001年以来已连续多年成功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科研经费连续10年位居兰州大学第一位。 学院拥地球系统科学、人文地理、遥感与GIS、冰川与生态地理、地质科学、古生物与地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9个研究所,兰州大学城市规划研究院、兰州大学水科学研究中心、兰州大学社区发展中心、兰州大学清洁生产研究中心、兰州大学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心、兰州大学国土资源研究中心等6个研究机构。

为了发挥我院多学科交叉的优势,提升科学研究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能力,我院积极开展综合科学考察。2007年我院组织开展石羊河流域综合科学考察;2008年我院积极参与甘肃地震灾区的重建规划工作;2009年我院师生30余人徒步穿越巴丹吉林沙漠;2010年6月,我院联合西南师大成功举办嘉陵江源科学考察。 2007年,由我院王乃昂教授参与完成的“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张平中教授在《Science》发表的论文,是我校首次以第一单位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文章。同时,张平中教授从一块石笋上发现,季风的减弱竟然与王朝的衰亡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也进入北京科技报评选的“2008中国十大科学发现”。自2000年以来,我院共获得甘肃省、部科学奖9项,这些成果的取得,对提高我校的社会影响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学院注重与国内外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在国内,长期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所、青海盐湖研究所等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在国际上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西兰、蒙古等国家的教育机构家里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院先后派出100余人次出国访问学习。2006年以来,我院承办的暑期开展的香港-大陆高校地理学联合实习活动已成功举办5届,该活动已经成为国家基金委重点支持和建设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