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医学检验
专业代码:101001
医学检验专业学制:四年。培养从事医学检验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接受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的系统训练;培养具有临床医学检验的基本技能;具备较为扎实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了解本专业前沿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态;具备开展医学检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主要课程:
组织胚胎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医学统计学、分析化学、检验仪器学、临床医学概论、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病原生物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输血和输血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管理学等。采用模块式教学方式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达到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在各级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站、检验检疫机构等从事检验工作,或在医学院校、科研单位、生物制品和试剂公司从事教学、科研、产品研发等工作。
本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浙江省重点专业、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实验诊断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比较全面的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毕业后能够从事临床各科医学检验、医学检验教学与科研工作。
知识技能
学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医用化学、医用物理学和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2、临床疾病诊断的基本知识;
3、临床医学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4、数理统计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各种常用医学检验分析仪器的构造和操作技能;
6、与健康相关检验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7、具有临床医学检验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
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检验技术
主要课程
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统计学、分析化学、检验仪器学、生理学、病理学、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寄生虫学及检验、微生物学及检验、免疫学及检验、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临床输血与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医学英语、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药理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
实践教学
包括临床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安排48周。
毕业后能够从事临床各科医学检验、医学检验教学与科研工作。
就业前景: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医学检验等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呈现多元化,基本的就业方向有以下几种:各级医院检验科、防疫站、血站等部门从事工作;商品检验、环境保护、海关检疫等部门从事工作;也可从事管理,医检设备维修、试剂研制及营销工作,也就是说能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样化的需要。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湖南、浙江、山东、北京、广东。毕业生就业分布统计:国有企业:17.78%;录取研究生:2.22%;部队:4.29%;高等学校:2.22%医疗卫生单位: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