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
专业代码:070102
A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潜在的创新意识,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B 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较系统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数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业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
3.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
4.对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C 培养对象:本科,四年
D 师资情况:教师21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7名。
E 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F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常微分方程、数据结构、数学软件、数值分析、运筹学等。
G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能力测试、科学研究基础训练、教学实习、课程设计、专业文献综述训练、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
H 主要专业实践: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数值分析、数学实验、数据结构、SAS等软件实验等。
I 收费标准:4600元/年
J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可攻读数学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与技术、金融和管理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硕士。
K 学生就业情况:到科技、教育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研究、应用开发及管理工作。
L 联系方式:刘传俊 025-84395205
E-mail: lxyxsb@njau.edu.cn
本专业是以信息处理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为背景,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学与控制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理科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和计算机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趋势,毕业生在毕业以后,可以在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软件开发或者是管理部门从事一些实际应用、开发研究或者管理工作。或者在信息与计算机信息专业去读研究生。就业前景:主要到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上海、江苏、广东、北京、浙江。
毕业标准
(1) 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2) 修满本计划各项规定的学分,总学分不少于196学分;
(3) 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学位要求
符合学校学籍学位管理条例要求的学生将取得学士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C语言,C++程序设计语言,软件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图形学,信息理论基础,编码理论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图像语言处与模式识别,应用密码学与信息安全,软件工程方法,以及数学分析,离散数学,高等代数,科学计算与数学软件,线性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复变函数,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数据分析,最优化理论,运筹学,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计算方法,数值分析,数学建模,管理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模型,数学实验,金融分析,数学物理方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趋势,毕业生在毕业以后,可以在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软件开发或者是管理部门从事一些实际应用、开发研究或者管理工作。或者在信息与计算机信息专业去读研究生。就业前景:主要到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上海、江苏、广东、北京、浙江。
考研方向:
自动化控制类: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测控,精密仪器,导航制导。
数学类:应用数学,运筹学,金融数学。
经济类: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投资。
管理类:运筹学,企业管理。
最后,法律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