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印地语
专业代码:050213
印地语(英语)专业(本科四年制)
印地语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合称印度斯坦语)大同小异,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用天城体字母,后者用阿拉伯字母,前者的梵语借词多一点,后者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借词多一些。印地语是印度的国语,也是印度中央政府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英语为第二附加官方语言)。印地语同时也是斐济的官方语言之一,印度洋岛国毛里求斯也通行印地语。印地语覆盖总人数仅次于汉语,为世界第二大语言,全世界有4.8亿多人以印地语为母语,另有3亿多人当第二语言使用。
印度是与中国建交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两国自1950年建交以来,积极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据世界银行2011年的报告,印度的GDP在2011年排在美、中、日之后,德国之前,已跃居世界第四位。中印同属金砖国家,两国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世界发展的双引擎。
目前中印贸易的三分之二是在以上海为龙头的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的。随着这些地区同印度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与日俱增,印度的各类驻沪机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已经有100多家印度著名公司在上海开设了办事处或者分公司。到印度投资的中国企业中,比较著名的有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城建集团、中信公司等。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国和印度是几乎对等的文化体,汉学和印度学在西方和日本是几乎对等的学科,但印度学和当代印度研究在中国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印地语专业于2011年开设,2013年开始招生,本科每4年招生,有硕士点。本专业的创建得到了印度文化交流协会的大力协助,与印度德里大学有校际合作关系。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印地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熟悉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对印度社会、经济和文化有广泛了解,且具有良好的印地语交际和汉印互译能力,能从事初步科研工作的人才。本专业重视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必须达到英语专业四级水平。
专业主干课程:基础印地语、高级印地语、印地语泛读、印地语会话、印地语视听说、印地语语法、印地语写作、印度概况、印地语报刊选读、印汉翻译理论与技巧、基础英语、英语视听说等。
培养能从事外交、外贸、国际文化交流、涉外企业、新闻、旅游、外语教学和国际问题研究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根据印度及南亚各国的实际情况,本专业印地语、英语并重,要求学生扎实地掌握印地语语言和能胜任实际工作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具有较高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对印度和整个南亚的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现状等有较广泛的了解,对中国和世界文化有较广博的知识,具备较强的适应不同社会职业需要的能力,力争毕业后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外交、外贸、国际文化交流、涉外企业、新闻、旅游、外语教学和国际问题研究等工作
能从事外交、外贸、国际文化交流、涉外企业、新闻、旅游、外语教学和国际问题研究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基础相应语、高级相应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相应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相应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相应国家国情等
就业方向
外交、外贸、国际文化交流、涉外企业、新闻、旅游、外语教学和国际问题研究等工作
就业前景
目前我国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有此语言专业,四川外语学院已获教育部审批,已开设印地语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开设印地语本科专业。
关于国内的印地语就业,目前国内印地语的工作机会不是会太多,应该是做翻译的多一点。
印地语就业的最大问题是印度的官方语言包括英语和印地语,与国外的商贸往来多使用英语,所以不像越南语、泰国语等比较好就业。
不过应该看到,随着中印关系日趋良好,贸易往来日益增多,尤其是中国东南沿海中小企业把向海外拓展的目标选定为印度,印地语翻译业务将大量增多。如果在学印地语的同时学好英语,就业形势应该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