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英语
专业代码:050201
英语专业(本科四年制)
英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英语是世界上第三大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第二语言,还是事实上的国际交流语言。十多个国家以英语为母语,45个国家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全世界说英语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75个。英语是联合国的六大工作语言之一,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讲英语,世界上60%以上的信件是用英语书写的。随着互联网的使用,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可或缺的语言。
英语本科专业设立于1956年(1950—1952年设英语班),1980年设立硕士点,1983年设立博士点,2003年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是全国高校中教学科研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之一,是全国仅有的7个国家级英语语言文学重点学科之一,同时也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
培养目标:英语专业培养专业功底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知识结构完善,国际视野宏阔,具有良好人文修养和深厚人文情怀,具有较强思辨力、领导力和创新力的通用型国际化高端英语人才。
专业必修课程:基础英语综合课、高级英语综合课、基础英语语法、英语泛读、英语视听说(I、II)、高级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口译(I、II)、英美概况、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学术论文写作、高级英语写作、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英语教学法、美国思想经典作品导读等。
专业选修课程:英语语音、欧洲文化入门、西方礼仪、中国文化(英文讲授)系列课程、英语应用文写作、应用文翻译、英语影视鉴赏、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比较文学、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英国史、美国史、外报外刊、西方修辞学、词汇学、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美国诗歌选读、英语短篇小说选读、英语散文选读、英语长篇小说赏析、英国思想史作品选读、美国思想史作品选读、西方戏剧精华、西方文明史、英语报刊选读、英语文体学、西方经典原著导读、政务口译、商务口译、国学典籍翻译、商务翻译、报刊选读与翻译、影视翻译、西方翻译理论概要、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等50余门选修课程。
毕业生就业方向:英语专业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地。学生的英语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肯定和高度赞扬。每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都很高,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为:国家部委(如外交部、新华社、外经贸委)、市政府机构(如市外事办、市外经贸委)、外国驻沪领事馆、外资企业、外贸公司、新闻单位、金融机构、国际咨询机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广告公司、大型国有企业、出版单位、高等院校等。
近年来,学院还加强了对学生海外留学的指导,在打造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与深厚的人文底蕴的英语特色人才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有多名学生申请到赴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蒙特雷翻译学院,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法国的巴黎高等商学院,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等国外一流名校深造的机会。
本专业杰出校友有:现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新华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周锡生、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Dialogue》栏目主持人和制片人杨锐、著名演员陈冲等。
英语专业培养目标
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英语专业主要面向外事、外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领域,从事商务、翻译、研究、开发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英语专业培养要求
英语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
知识技能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3.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4.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5.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英语专业课程
主干课程:高级英语、英语写作等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 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4]
第二专业:大三开始选修,可选日语、韩语、德语、法语和俄语。据学校具体情况而定。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授予学位与英语语言文学相同
英语专业就业方向:
英语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外事、外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领域,从事商务、翻译、研究、开发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英语专业就业前景
英语(国际商务管理)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合于外经贸各部委、贸易公司、涉外机构、外商投资企业、跨国公司、金融国贸等单位的文秘、翻译、业务人员或行政管理人员等工作,同时也适合于各级政府涉外部门、各类外向型企业或公司以及银行、保险、海关、边防、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工作等工作。
商务英语就业前景:
入世后,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化,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英语人才,尤其是既懂商业贸易、市场营销、经济管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紧缺,商贸英语人才已成为各行业、各领域的骨干人才、通用人才。
目前英语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通用语言。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英语指定为官方交流语言。在世界性国际会议、论坛和学术研讨会,在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商贸合同文本,在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工作中,英语已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我国更加广泛融入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与英语专业有关的行业如外贸、外交、海关、旅游、管理等涉外工作部门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使得我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
据劳动人事部统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专业中居于前10位。即使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保持90%以上,就业前景乐观。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都能发挥他们的外语优势,受到学校、外事部门、公司企业等用人部门的重视和欢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也会加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英语专业仍会继续保持自己良好的就业前景。
除了就业,英语专业的学生出国的机会也相对较多。不仅如此,学生如果在学习期间有了新的兴趣点,也凭借英语专业的基础,轻松地转到别的专业或考取其他专业的研究生。
经贸及翻译方向毕业生能在国家机关、外事、外贸、外企、各类涉外金融机构、商务管理公司、专业翻译机构、出版、新闻、旅游、高级宾馆酒店等部门,承担商务管理、商务翻译、外贸洽谈、经贸文秘、英语编辑、英语记者、驻外商务代理、涉外公关、涉外导游等工作;也可在中学、中专、职高、技校和英语语言培训中心、大中专院校及科研部门等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英语(国际商务翻译)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涉外机构、外资企业、银行、保险、海关、边防、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和管理等工作,同时也可以选择留学、考研或国外就业。
英语翻译就业前景:
中国加入WTO以来已经迈开了国际化步伐,慢慢向国际接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会与年俱增,就业前景是乐观的。更为重要的是,在我国与世界经贸接轨并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对于外语尤其是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包括英语翻译、英语教育、英语日常运用方面的人才。而且,一方面从师资来源看,各大院校的英语教师在知识水平和教学综合能力等方面大都是英语专业的精英;另一方面从教学目标要求看,各大院校在英语教育方面越来越重视学生对于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发挥专长,种种因素也在促进外语专业人才和国际交流类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