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经过不断发展建设,学院已具备较好的办学条件和优良的教学环境。在办学过程中,艺术学院在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的同时,注重以创“示范课、名牌课”活动带动课程建设,通过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升教学水平,并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组织艺术实践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加强对外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学院先后邀请美国、法国、俄罗斯、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及国内知名人士来院讲学,并于2007年与美国伊利诺伊东北大学达成合作交流协议,每年选派优秀学生赴美交流学习一年,根据“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官网资料,已有4批23人。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将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已聘请俄罗斯籍教授尤利和国内艺术设计领域著名教授林家阳等到该院任教,并于2009年聘任世界著名华人女指挥家张培豫到该院任教。
师资力量
根据“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官网资料[3],全院有专职教职员工66人,其中专任教师50人,实验员3人,机关管理人员13人。专任教师有教授3人,副教授8人,讲师11人,助教28人。学院另聘有外聘教师55人,包括外国教授2人,退休返聘2人,专业院校及艺术团体资深教师51人。
专业设置
艺术学院下设音乐表演和艺术设计2个本科专业及音乐学和设计艺术学2个硕士点。
音乐表演本科专业
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注重现代音乐表演理论素养和创新音乐表演理念,掌握系统的音乐表演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具有较强舞台音乐表演实践能力和音乐作品分析与演绎能力以及较高综合文化素质,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和文化产业与管理等相关部门从事表演、教学、研究、管理以及文化交流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下设西洋管弦(打击)乐器演奏、键盘乐器演奏、中国乐器演奏、美声、民声5个专业方向。主要课程有:视唱练耳、音乐名著欣赏、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民间音乐、独唱(奏)、重唱(奏)、合唱(奏)、艺术指导、教学法、钢琴艺术及名著欣赏、钢琴文献、表演课、歌剧等。
艺术设计本科专业
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艺术与科学结合,具有系统扎实的设计理论知识和文化艺术理念、敏锐的视觉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熟练的设计表现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兼顾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能在艺术设计相关领域从事艺术设计、艺术研究、艺术教育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艺术设计人才。下设环境艺术、平面设计2个专业方向。主要课程有:现代设计简史、设计艺术概论、造型基础、透视与制图、手绘表现技法、CAD与建筑制图、3DMAX/Photoshop软件、室内设计基础与理论、景观设计基础与理论、建筑技术、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住区景观设计、家具与陈设设计、建筑及装饰材料、公共空间室内设计、园艺景观设计、公共景观设计、展示空间设计、综合环境艺术设计、Photoshop软件、平面设计软件、字体创意、图形创意、标志设计、商业摄影、商业插图、书籍装帧、包装设计基础与理论、广告设计理论与创意思维、系列包装设计、网页设计与技术、平面广告设计、品牌学、展示设计等。
音乐学硕士点
音乐学专业类型分为表演型和教学型两类。专业方向有小提琴演奏、钢琴演奏、声乐演唱(美声、民声)、视唱练耳、中国音乐史。其中小提琴演奏、钢琴演奏、声乐演唱(美声、民声)为表演型,侧重表演与教学;视唱练耳、中国音乐史为教学型,主要侧重教学研究。该专业培养在本学科内掌握和运用较高的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具有较强专业表演技能与艺术内涵的表演和教学以及科研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主要课程有:专业课、音乐分析方法、中西音乐美学概论、音乐心理、高级视唱练耳、音乐学概论、法语、德语声乐作品导读、歌剧简史与名著赏析、歌剧表演、艺术指导、中国民族传统声乐唱法研究、20世纪中国音乐创作研究、民俗学原理、弦乐简史、计算机制谱、室内乐、钢琴艺术史研究、钢琴教学法研究、钢琴伴奏、20世纪和声、键盘和声、东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及表现研究、中国古代乐论等。
设计艺术学硕士点
该专业培养在设计艺术领域内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了解和熟悉国内外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艺术设计实践能力;能独立从事研究工作;应较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够胜任本学科教学、创作设计以及管理工作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设有环境艺术设计与研究、平面设计与研究、装饰艺术研究三个研究方向。主要课程有:美学概论、设计方法论、艺术设计史与风格流派、思维心理与创造学、环境艺术形式语言、室内设计及理论、景观设计及理论、环境质量与控制技术、平面广告设计与研究、品牌学研究、中国广告史研究、包装设计理论与发展研究、装饰绘画理论与技法研究、装饰艺术材料研究、装饰绘画创作心理及创作方法研究、中外装饰艺术发展研究等。
发展前景
艺术学院确立了“适应需要、保持特色、发展优势”的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明确了“以巩固和加强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成人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 “十五”期间专业设置总体思路。伴随着《国家中长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学院秉承“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方针,努力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办学,将逐步建立完善的具有东北大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将系统的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与科研紧密结合,在继承和发扬各专业传统教学与科研模式的基础上,坚持创新和发展,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联合的群体优势,提升科研水平,提高艺术学科群各专业学科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根植于具有光荣传统名校的人文与理工结合的沃土,以学校浓厚的科学氛围和多学科优势为依托,在充满艺术的氛围中学习科学,在缜密的科学环境中创新艺术,这将使学生获得更宽泛的学习机会。其教学和人才培养具有科学与艺术结合和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并重的鲜明特色,已成为艺术考生倾心向往的高等艺术专业学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看到中国正经历着中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时代,也希望有着远大抱负的艺术学子能抓住这个历史机遇,让我们共同见证科学与艺术结合这一创新历程的辉煌,分享德艺双馨美妙乐章的恢弘。
艺术学院现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音乐表演3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或部分省市招生,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希望有远大抱负的艺术学子能在这里深造和成才。
学院简介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6月,并于当年9月开始招生。建院之初就秉承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坚持“人才立院、特色立院、文化立院、管理立院”的建院原则;践行“科艺结合,崇德厚行,尚艺致美,和谐共荣”的院训理念;以东北大学浓厚的科学氛围和多学科优势为依托,坚持科学与艺术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品德与才能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形成了科学与艺术结合,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并重的教学特色;在教学、人才培养、科研、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
艺术学院下设音乐系和设计系两个基层学术组织,音乐系设有音乐表演专业(含4个专业方向),设计系设有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2个本科专业。2006年获得音乐学和设计艺术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设计学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并保留音乐学二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学院在校本科生540余人,研究生50余人。每年选派优秀学生赴境外交流学习,毕业生有15%左右可以免试推荐在本校或到其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在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中强调树立培养具有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全新教育思想,构建以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并重的培养方案。形成一支专业基础强、科研潜力大,以青年教师为主、专兼结合、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目前,学院拥有专任教师5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8%,国外留学归来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0%以上。多名在国内有影响的著名学者在学院任教,建设了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
学院建有学生固定专用教室、琴房、音乐厅、微机室、数字设计实验室、摄影工作室、资料室等良好的教学设施。目前,学院拥有斯坦威钢琴、三维雕刻机、三维打印机、高端彩色打印复印机、录音系统及音频工作站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余万元,艺术类图书音像资料20余万元。
音乐表演
专业介绍
音乐表演专业下设西洋管弦(打击)乐器演奏、键盘演奏、中国乐器演奏、声乐四个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音乐艺术理论、文化艺术素养和高超的音乐表演技能,综合能力强,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能在文艺团体、教育系统、文艺研究单位及社会文化管理部门从事音乐表演、音乐教学、音乐研究、艺术实践创新及文化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音乐表演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采取每周两学时的“一对一”专业课教学模式,积极为学生搭建艺术实践平台,每学期均安排学生参加校内外的舞台实践锻炼和各类演出,支持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比赛。
本专业为具有音乐学二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
核心课程
独唱(奏)、重唱(奏)、合唱(奏)、视唱练耳、基本乐理、音乐名著欣赏、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民间音乐、艺术指导、钢琴教学法、钢琴艺术及名著欣赏、钢琴文献、形体课等。
师资力量
音乐表演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且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教师队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拥有博士、硕士学历教师超过60%;拥有海外留学经历达到50%。部分青年教师承担了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研究专题项目,并在第二届CCTV钢琴大赛中荣获银奖,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十二名,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奖,文化部音乐“文华奖”优秀奖等奖励。
毕业前景
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可到文化宣传部门、文艺团体、教育系统、音乐研究及社会文化管理部门、文化传媒公司、电视台、文化出版、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每年毕业生中有15%左右的优秀学生可以获得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学长寄语
岁月如歌,青春如虹,虽然已离开母校多年,但这里永远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青春记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会触发我对那充满朝气、充满激情的美好时光的回忆。对于即将跨入大学校园的你们,人生中全新的篇章正在缓缓打开,努力奋斗,好好享受她的美好吧!
——韦铮 (艺术学院2006届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声乐方向。曾参加全国蒲公英青少年艺术人才选拔赛获得青年组美声唱法二等奖,06年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圆满完成学业。毕业后从事歌唱艺术工作,现在辽宁歌剧院担任声乐演员,多次参加大型交响乐巡演,及其他演出数百场;2010年参加省文化厅举办的东北民歌展演获得二等奖,参加省艺术节获得艺术歌曲二等奖;同年,参加江西卫视举办的全国红歌会,获得全国四强的称号)
视觉传达设计
专业介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东北大学浓厚的科学氛围和多学科优势为依托,以创意、印刷、传播、网络、影像等多种形式为载体,研究国内外视觉艺术前沿领域最新的设计艺术形式。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设计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设计审美素养,掌握国内外设计领域的前沿理论和方法,综合素质好的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为具有设计学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
核心课程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视觉传达设计概论、现代设计简史、设计艺术概论、创造性思维方法、艺术设计美学概论、视觉传达设计软件、造型基础、字体设计与创意、图形设计、摄影、版式设计、插图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理论与创意思维、书籍设计、印刷工艺与设计实践、flash及动画基础、系列包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交互设计、展示设计等。
特色课程:品牌学、数字界面设计、广告设计理论与创意思维、信息设计与视觉传达、网络设计技术、其中品牌学为国家精品课程。
师资力量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教师队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3名教授为国内外有影响的知名学者;教师中获得博士、硕士学位者超过70%,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者超过3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和学术研究与设计工作,多位教师完成了国内有影响的科研项目和重要设计工作,并在全国重要艺术设计比赛中获奖,所指导的学生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业比赛中也屡屡获奖。
毕业前景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生以其踏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近年来,每届均有20%左右的毕业生免试推荐和考取研究生;毕业生主要去向为政府机关、学校、设计公司、出版机构、电视台、报社与杂志社、网络公司等传媒机构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设计、开发、服务、管理、宣传策划和研究等工作。
学长寄语
东北大学广博与厚重的文化积淀,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教会我们思考;母校活泼而严谨的校风,让身为艺术生的我们更加的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在这里,我们的智慧受到启迪,我们的情操得到陶冶,我们的意志品质得到磨练。在这里,我们收获了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最为珍贵的,是我们在这里学会面对困难与挑战,学会选择与坚强,然后从这里起飞,找到人生的奋斗方向。加油!
——陈梦兮 (艺术学院2011届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平面设计方向,本科学习期间,她成绩优异,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多次参加专业赛事获奖,作品入编《中国设计师作品年鉴•2011》。2011年9月免试推荐到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现作为交流生在台湾辅仁大学应用美术系研究所交流学习)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专业以东北大学浓厚的科学氛围和多学科优势为依托,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科研实践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实行“宽平台、厚基础、高起点、新手段”的教学模式;系统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构绘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协作适应能力。全面了解国内外环境设计领域最新的发展状况和动态,熟悉本领域前卫的设计潮流和设计手段,掌握中西方传统装饰艺术的手法和技艺,能灵活运用设计学基本理论和设计技能,从事大、中型室内外环境设计工作;培养具有一定的设计理论和艺术素养,具备较高的设计创作能力、设计表达能力、艺术审美能力和广泛的适应能力,能在环境设计领域从事设计教育、设计研究、艺术创作、工程设计和行业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本专业为具有设计学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
核心课程
主要课程:现代设计简史、设计艺术概论、造型基础、透视与制图、手绘表现技法、CAD与建筑制图、3DMAX/Photoshop软件、景观设计史、艺术设计美学概论、建筑设计原理、景观设计基础与理论、建筑技术、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住区景观设计、家具与陈设设计、建筑及装饰材料、公共空间室内设计、园艺景观设计、公共景观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工程预算等。
特色课程:创造性思维方法、室内设计基础与理论、室内设计史、综合环境艺术设计。
师资力量
环境设计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教师全部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其中30%以上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还有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委员会主任、全国首批《资深室内建筑师》等多位国内知名学者。这支年富力强的教学科研团队理论基础扎实、学术水平高。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工程项目和专业设计竞赛;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教材和专业书籍60余部;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金奖等国内外专业设计奖项;环境设计专业的师生团队中标完成国庆60周年北京天安门群众游行辽宁省彩车设计和展演。
毕业前景
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建筑与环境设计单位、室内设计公司、景观设计公司、展示设计公司、家具设计公司与研究单位等从事创作、开发、设计和研究工作;也适合在装饰装修企业、建筑工程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等从事工程设计、专业策划、业务管理等工作;从事项目管理者,毕业生可持东北大学大学成绩单和“环境设计专业学习证明”参加全国统一的“注册建造师”考试。
环境设计专业具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每届毕业生均有20%左右可以免试推荐或考取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近几年稳定在95%左右。
学长寄语
对于每个在艺术学院学习过的毕业生来说,学院不仅是学习的地方,更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我们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我们不是手足却胜似手足,我们是兄弟,是姐妹。我们一起奋斗过,一起磨砺过,一起笑过,又曾一起哭过,互相扶持,一同走过了四年大学时光。更让我欣喜的是,看到学院的教学办公环境有了质的飞跃,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取得也让同学们有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辽宁彩车的中标更是上下一心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一切,无不让我们所有毕业生振奋、骄傲、自豪!
——王晓东(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005届毕业生,环境艺术设计方向,2005年获中国环艺设计学年奖设计竞赛建筑景观类“建筑概念”金奖。毕业后先后任北京Linea Partnership,LLP(HOK美国)建筑设计公司建筑设计师、北京弘高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室内方案设计师、上海嘉春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室内设计总监。2007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设计师,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中青年杰出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