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工业设计
专业代码:083201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旨在现代工业系统中,以现代工业产品作为设计载体,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以当代先进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工程技术作为知识背景,以创造人类更科学、更美好的生活及生存的方式为目的,通过智力方式来创造社会的文化和经济价值的一门新型的集工程、艺术、美学、人文科学和创造学等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学科。
专业培养
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强。综合了机械、信息、网络、环境、生态、心理、艺术、经济、管理等知识。研究和应用并重,学生在校期间全面接受现代工业设计师的基本教育和训练,开拓并具有国际视野,掌握现代工程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坚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既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又有较强的艺术设计修养。强调人品人格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和责任感。
学术水平
东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2000年招收首届本科生。2006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认定为“辽宁省艺术类工业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基地”。该专业是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国家重点学科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已经全面实现了工业设计本科生、研究生(外国留学生)的培养,在全国的高校中重点开展“大、中型成套装备”的工业产品设计方面的研究工作,涉猎的主要产品有:各类高档数控机床、城市生活垃圾成套处理设备、大型鼓风机成套设备、大型成套吹挤膜设备等以及医疗仪器、工业用品、电子产品、家用电器以及TRIZ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推广与应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特色。
专业特色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本专业率先进行了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逐步实现了工作室制的培养模式,实现了本科生在各个年级阶段加入工作室参与工作室教师的课题研究之中,使学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空间,通过参与设计竞赛、企业合作的项目、学术研究、社会考察等各种实践活动,逐步锻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团队协作及创新能力,不断开拓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
合作办学
工业设计是高附加值的服务于社会的新型专业,它能够与社会、企业、政府部门等多角度全方位合作,是实现企业升级、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与国内合作项目的企业有三一重工、天津百利集团、汕头8家轻机联盟及全国多家机床集团公司,其实工业设计无处不在,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设计实践的空间和领域。研究所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许多设计大赛的参赛作品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及各级奖项50余项。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机械、汽车、通讯、媒体、建筑以及商业等行业从事研发、设计、管理、教育等工作。近年来,该专业的毕业生65%就业,25%读研,10%出国留学深造。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在各个领域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就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培养目标
工业设计专业培养以立体工业产品造型为主,以视觉传达设计为辅,具备工业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门设计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数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业设计师。
就业方向:
国内外设计机构和制造企业设计部门从事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展示设计、数码设计等相关设计,产品语义、人机工程、材料工艺、色彩展示等设计相关环节的工作。
国内外设计机构和制造企业设计部门从事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展示设计、数码设计等相关设计,产品语义、人机工程、材料工艺、色彩展示等设计相关环节的工作。
课程体系
专业学习主要内容:该专业设置产品设计、环境设施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化设计、展示与陈设设计5个专业选题方向,主要开设画法几何、阴影透视、工程制图、设计初步等基础课程,以及视觉传达设计及原理、产品设计及原理、环境设施设计及原理、工业设计工程基础、工业设计史等专业主干课程和相关系列课程。
主修课程
理学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电工学(简明教程);造型基础:设计概论、素描、设计色彩、效果图技法,产品速写,装饰设计基础;设计图学,设计心理学,产品语意传达,阴影与透视、工程力学(理工类),工业设计机械基础、设计材料与工艺、工业设计概论、工业设计史、设计表达、模型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摄影。 专业基础:平面、立体、色彩构成、门学、基础图案、雕塑、基础设计;
专业课程
基础课程
视觉传达、人机工程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造型设计、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环境设施设计、设计管理
实践教学
该专业实践性很强,学生除理论课学习外,还参加多种实践教学科目,如美术实习、人机工程实习、工程材料实习、视觉传达设计实习、产品与环境认识实习、木工实习、产品设计实习、产品结构实习、装修构造实习、工业设计工程基础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实验环节包括:模型实验、影像试验、工程材料实验、木工实验、金工实验、产品结构实验、装修构造实验等。
就业方向:
国内外设计机构和制造企业设计部门从事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展示设计、数码设计等相关设计,产品语义、人机工程、材料工艺、色彩展示等设计相关环节的工作。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制造业、IT产业、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设计、人—计算机交互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方面工作,也可自主创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5%以上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前景
设计竞争力是工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同时也是工业设计的竞争。
什么是工业设计? 1980年,巴黎国际学术年会权威的论述是,赁借训练、技术知识、经济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状、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全新的品质和风格。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与代表新世纪潮流的工业设计相结合,将为人类书写美好的篇章。
由于工业设计是由工业设计师、结构工程师、价值分析师、模型工程师等专家集团组成的共同劳动,其本身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竞争力。专家们基于他们对技术、产品、市场、消费者、购买力、价格水平、生活习惯等的科学把握,开发、设计出了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如瑞士的机械手表,微软的软件……
日本千叶大学著名学者宫畸清教授在介绍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时,谈到日本产业振兴和经济增长有三要诀:一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二是领先一步的工业设计;三是不断完善的经济政策。这三者相辅相成,其中,工业设计对日本经济的起飞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日本人痛定思痛,面对21世纪,又一次将“设计竞争力”作为日本经济振兴的法宝。他们用全新的设计思维,在策划、在设计“太阳经济”、智能建筑、地下城市、空间城市、模糊汽车等等。
工业设计是核心竞争力,工业设计附加值,是因为它可以科学地配置资源,投资少,见效快。据测算,工业品外观每投入一美元,可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日本日立公司的数据则更具说服力,该公司每增加1000亿日元的销售收入,工业设计所占的作用占51%,而设备改造的作用只占12%,显而易见,工业设计的主旨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脉相通的。在21世纪,工业设计将成为企业生存的关健和核心。商家将切实感受到,如果没有卓越的产品设计,任何先进技术精良装备与严格的管理都无法创造出精美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