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化学生物学
专业代码:070303
化学生物学专业
该专业自2003年招收硕士及博士研究生,2012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复合创新”的课程体系。
厚基础:开设了包括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生物学、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交叉学科基础课程。
重实践:开设了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化学生物学综合实验等课程,对本科生开放研究室,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相关实验技术,并得到生物学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开设科技文档管理及写作、知识产权法、科技创业投资等系列课程,使学生掌握科技管理相关知识。
求“复合创新”:设置核酸化学生物学、化学遗传学、计算化学生物学等课程,突显化学与生命科学思维模式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建立利用化学物质、化学手段解决生命科学问题这一化学生物学核心观念;设置分子影象学、细胞信号转导专题等多门化学生物学前沿课程,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为当今发展最迅速的新兴前沿交叉学科之一,将培养掌握化学与生命科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熟练应用化学及生物技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毕业的学生能胜任化学、生物学及生物制药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科研及管理工作,并为化学、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以及生物制药技术等领域的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奠定优势基础。
培养目标
化学生物学主要学习化学与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应用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备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
学生毕业后适宜到科研部门、高等学校从事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适宜到化学、药学、医疗、生化制药、生物工程、无机新材料、化工、轻工、能源等行业,以及厂矿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适宜继续攻读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坚实的化学与生物学基础知识和较广泛的化学生物学交叉领域的知识,具有熟练的化学与相关生物学实验技能,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能在化学生物学、化学、生命、医药、材料、化工、环保等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知识技能
通过学习,将具备了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2、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普通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知识;
3、了解相近专业如化工与制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化学生物相关产业、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5、了解化学生物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生物学相关产业发展状态;
6、掌握化学生物学领域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能力;
7、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及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
8、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较强的读、写、听、说(“四会”)能力,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课程设置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仪器分析、高分子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导论、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基础及化工制图等。化学基础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化学生物学综合实验。
本专业的授课方式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注重基础,即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二是强化交叉,重视化学学科和生物学学科的交叉渗透,学习利用化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手段来探索生物问题;三是加强实践教学,有专业基础课的相关实验课,包括基础化学实验、普通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基础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以及学习实践,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一20周。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适宜到科研部门、高等学校从事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适宜到化学、药学、医疗、生化制药、生物工程、无机新材料、化工、轻工、能源等行业,以及厂矿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适宜继续攻读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
就本人观点,学化学不一定要做跟化学有关的行业。据官方数字,中大化院就业率挺高的,大概有百分之九十多的样子吧,但是实际从事跟化学相关的行业只有不到四成的人。因此,就业前景很大程度上不是跟专业有关,而更应该着重于个人能力。
学生毕业后适宜到科研部门、高等学校从事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适宜到化学、药学、医疗、生化制药、生物工程、无机新材料、化工、轻工、能源等行业,以及厂矿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适宜继续攻读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