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翻译
专业代码:050257
一、 专业简介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战略要求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端口、笔译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英文和中文语言功底、深厚的双语文学与文化修养、熟练的双语转换能力、宽广的人文社科知识和出色的学习、思辨、创造、合作与领导能力的国际型、通识型优秀人才。
2. 培养方式
- 注重基本素养
本专业一、二年级的学生必须修读英语系的核心技能课程和基础国情课程,继续雕琢英语的听、说、读、写基本功,并增进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了解。此外,他们还必须修读专门设计的小班讲授的中文课程以拓展并提升自己的母语修养。
- 突显学科训练
本专业的学生除了专题笔译以及各种形式口译的高强度训练外,还需要修读以英文讲授的中国文化、外交、经贸、文学、艺术、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公众演说、公共关系等相关领域的选修课程以拓宽知识面,以及各种翻译专业课程以提升学科意识和从业潜力。
- 强调学练结合
我系已与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与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签立实习基地,将随时组织学生直接参与或观摩各种口笔译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毕业之前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定数量的翻译作品。
二、 课程要求
1. 学制
实行学分制和主辅修制,可在修业年限内,在主修本专业的同时,辅修另一专业或攻读双学位。
2. 课程设置
(一) 公共课
- 公共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计算机、二外和体育)
- 公共选修课(选自下列六个模块)
中国文化、外国文化、社会科学、哲学和方法论、心理学、数学和自然科学
(二) 专业课
- 英语技能课(听、说、读、写)
- 专业基础课
英文授课:跨文化交际、西方思想经典导读、英语文学作品汉译、哲社著作汉译、国粹文化英译、中国文学作品英译、国学经典英译、英汉交替口译、汉英交替口译、文化与翻译、英汉语言对比、中外翻译史、翻译理论与思考等
中文授课:中国文学与审美意识、国学经典选读、汉语语言学、汉语修辞与写作
- 专业选修课(从下列五个模块中自选)
英语语言与文学、社会与文化研究、国际政治与经济、翻译理论与实践、国际新闻与传播
3. 实践教学
(一) 军事训练
(二) 社会实践与调查
(三) 专业及毕业实习
(四) 翻译作品
(五) 毕业论文
(六) 出国留学(自选):可兑换专业及毕业实习学分
三、 就业前景
本专业为2007年新设专业,暂无毕业生。但其前身英语系口笔译班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包括各大部委、各级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的翻译或外事部门、中国驻外机构、对外或涉外出版社、传媒单位的海外部、涉外企业以及跨国公司,从事口笔译或更广义的与语言文字、文化交流相关的设计、策划、咨询等工作,部分毕业生还通过进一步深造成为提供口笔译服务的自由职业者。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宏观国家战略背景下,在英语日益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语的今天,在二十一世纪无处不在的全球化过程中,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将成为游走于中西文化之间的使者,成为炙手可热的翻译人才。
四、 联系方式:dti@bfsu.edu.cn
翻译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娴熟的口笔译技能,能够胜任外事、商贸、科技、文化、教育等部门翻译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并为翻译硕士和博士教育输送优秀生源。
翻译专业工作内容:
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外事接待、商务、旅游等口笔译工作,在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从事外语翻译教学及与翻译有关的科研、管理等工作。
翻译专业知识技能
翻译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3.具有扎实的相应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4.了解我国国情和相应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5.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
6.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翻译专业主要课程
笔译板块课程主要有英汉翻译技巧、汉英翻译技巧、文学翻译、商务笔译、科技翻译、法律翻译、旅游翻译、新闻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等,口译板块课程主要有视听译、随同口译、政务口译、商务口译、同声传译入门等,以及跟翻译能力紧密相关的其他专业选修课。
翻译专业就业方向
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外事接待、商务、旅游等口笔译工作,在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从事外语翻译教学及与翻译有关的科研、管理等工作。
翻译专业的就业前景
中国的翻译服务市场也在急速膨胀。目前,全国各类专业翻译注册企业有3000多家,以咨询公司、打印社等名义注册而实际承揽翻译业务的公司更有数万家之多。仅在北京,翻译注册公司就有100多家。武汉市翻译实力居全国第三,真正具实力的专业翻译公司不到10家。翻译专业就业前景不甚明朗。
面对巨大机遇,中国翻译行业开始步入规范。国家人事部从2003年开始试行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迄今考试已经举办八次,参考人数约44600人,平均通过率为30%。
该专家指出,与翻译就业前景相对较好的欧美国家相比,中国新兴的翻译市场仍比较混乱。目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翻译质量无法保证,没有细化的专业分工,市场价格不规范等方面。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政府部门主管翻译事业,一个统一、完整、系统的政策规范还没有到位。在西方国家,翻译行业普遍有政府主管单位某种程度的政策指导。
同时,翻译服务队伍不足仍然是困扰翻译产业的一大难题。中国译协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人员约6万人,翻译从业人员保守估计达50万人,而有关抽样调查显示该数字可能达到100万人。
目前国内市场最紧缺五类翻译人才,分别为科技口译、会议口译、法庭口译、商务口译、联络陪同口译和文书翻译。中国的翻译服务市场正在急速膨胀。
翻译服务队伍不足仍然是困扰翻译产业的一大难题。中国现有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人员约6万人,翻译从业人员保守估计达50万人,而有关抽样调查显示该数字可能达到100万人。即使如此,现有的翻译队伍仍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
首先,国内专业外语人员少,又集中在少数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和政府部门中;其次,外译中工作由于相对容易,人才缺口不大,但能够胜任中译外工作的高质量人才则严重不足,估计缺口高达90%以上。因此,翻译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