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1、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从群体、细胞、染色体及分子水平研究主要作物的起源、演化和分类,作物种质发掘、改良、创新、评价及利用的理论与方法,作物种质基础性研究等。2、作物遗传育种原理与方法研究:从群体、数量、细胞及分子遗传学水平研究变异的发生和遗传规律以及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亲本选配理论方法,作物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等主要性状的遗传、表达和调控,改良这些性状的理论和方法等。3、作物杂种优势和雄性不育的研究及利用:作物杂种优势和雄性不育有关的遗传学和生理生化基础、调控机理和方法,杂种优势和雄性不育的利用途径和方法等。4、作物细胞工程和分子育种:作物高产、优质、抗逆、抗病虫、雄性不育、抗衰老、抗除草剂等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5、作物基因组研究:作物杂种优势功能基因组研究,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及精细作图,作物产量、品质、抗逆性等相关基因的分离、克隆、功能及表达调控研究,生物信息学研究等。
01 植物分子育种 02 植物航天诱变与生物技术育种 03 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14 数学(农) 或 315 化学(农)
④ 414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01 植物分子育种 张桂权
丁效华
李文涛
张泽民
曾瑞珍
年海
杨存义
刘自强
02 植物航天诱变与生物技术育种 陈志强
王慧
03 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 刘向东
张志胜
谭志远
李小琴
张林
傅雪琳
陈雄辉
李金泉
陈志雄
刘桂富
卢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