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戏剧学院是教育部直属院校,是一所以戏剧影视艺术教育为主的艺术类大学,是中国戏剧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之一。她是我国戏剧、影视艺术教学与科研的中心,是从事戏剧影视艺术训练和实践的重要基地。
中央戏剧学院1950年4月正式成立,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她的前身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著名表演艺术家金山、著名导演艺术家徐晓钟先后担任院长,曹禺、张庚、光未然、沙可夫、李伯钊等著名戏剧家曾担任过学院院领导。党的三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陈毅、杨尚昆、李铁映、李岚清都曾先后接见中央戏剧学院师生和视察学院指导工作。现任名誉院长徐晓钟,党委书记刘国富,院长王永德。
学院校园占地25.37亩,建筑面积近30000平方米,基础设施完备。拥有一座建筑面积5111平方米,700多个座位、设备先进的实验剧场,为学院的戏剧影视艺术实践和专业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学院图书馆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拥有10余种数据库管理软件,基本上实现了信息管理自动化,检索文献网络化。目前藏书超过37万册,中文戏剧类图书馆藏之富,为国内之最。
中央戏剧学院是国家“戏剧戏曲学”重点学科点。学院教学科研机构设有:表演系、导演系、戏剧文学系、舞台美术系、电视艺术系、艺术管理系、公共课教学部、成人教育学院、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研究所、《戏剧》编辑部、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另设有党政、教辅、后勤等机构。
学院本专科专业设置有:表演、导演、戏剧学、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生专业设置有:戏剧戏曲学。
中央戏剧学院现有各层次在校生约2500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100余人。学院与俄罗斯、日本、韩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建立了校际关系,有来自约20个国家的在校留学生10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311人,教学和研究人员约140人。其中专任教师132人,教授23人,副教授53人。研究生导师4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
学院历来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戏剧研究所下设欧阳予倩研究室、莎士比亚研究中心、奥尼尔研究中心、布莱希特研究中心、话剧研究室和音乐剧研究小组。
中央戏剧学院的校训是:团结?勤奋?严肃?活泼?创造。建院50年来,在坚持现实主义艺术原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我国民族艺术的美学精神并广泛吸收西方现代戏剧中一切有价值的成果。在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基本功、基本技能、基础理论与独创性素质相结合;专业水平与道德情操并重,在艺术教学与实践中积累了深厚的艺术教育经验,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自己的办学风格和教育体系,有着精研的学术传统和较高的学术地位,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学院培养的6000多名毕业生中,表演、导演、舞台美术、剧本创作、理论批评与艺术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已遍布全国各省市的剧院(团)、电影厂、电视台、文艺刊物、研究机构和艺术院校,成为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支柱力量。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已成为蜚声中外的艺术家、学者、教授和作家。他们中有多人多次荣获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戏剧梅花奖,振兴话剧奖,电影金鸡奖、百花奖,电视金鹰奖、飞天奖以及国际电影大奖,如金熊奖、金狮奖、金拐棍奖、奥斯卡奖提名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此外,在中央戏剧学院学成回国的外国留学生遍布五大洲,成为传播中国戏剧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新世纪给中央戏剧学院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将努力拓宽办学思路,加大深化教学与管理改革力度,在重点抓好本科、研究生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扩大办学规模,努力办好和开拓新兴学科,适应与日俱增的社会文化市场需求。努力把中央戏剧学院建设成为有自己鲜明特色和国际一流水准的戏剧学院。
表演系
表演系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既有理论修养深厚,在表演艺术实践、教学上具有丰富经验的教授和副教授,同时还拥有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表演系主要教学层次分为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学。同时还不定期招收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和少数民族班。
目前,表演系本科设话剧、影视表演、音乐剧表演专业。培养具有戏剧理论知识、掌握表演艺术的创作规律与技能、有较高艺术品格和良好艺术素质的表演艺术专门人才。
表演系教学工作主要由六个教研室承担:表演教研室;台词教研室;声乐教研室;形体教研室;音乐剧教研室;研究生教研室。表演系办公室负责协调全系的教学及日常工作。
建院五十多年来,表演系培养出了大批优秀表演艺术人才,有的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表演艺术家,如:田华、于蓝、王铁成、严顺开、林连昆等。更有一大批活跃在舞台、银幕和荧屏上,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的演员,如:陈宝国、赵奎娥、陈道明、姜文、丛珊、吕丽萍、巩俐、史可、徐帆、江珊、陈晓艺、陶红、李亚鹏、王学兵、陶虹、孙红雷、夏雨、章子怡、袁泉、秦海璐、刘烨、陈好等。他们在国内外的各种戏剧、电影奖项中为自己的母校赢得了荣誉。
导演系
导演系简介: 导演系有着雄厚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的经验,主要培养戏剧、影视导演人才。导演系培养学生注重艺术实践与理论学习并重,注重学生潜质的挖掘与培养,特别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导演系设有戏剧(话剧、戏曲、歌剧)导演、影视导演和音乐剧导演专业。培养具有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坚实的戏剧、影视导表演理论基础,并掌握导演艺术创作规律与实践能力的导演艺术创作、研究和教学人才。
导演系的教学层次主要是导演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学,同时还不定期的招收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导演系现有本科生83人,硕士研究生11人,博士研究生13人。
导演系十分重视聘请国内外专家参加教学,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了解本学科的最新信息,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导演系数十年来始终重视师生的艺术实践,仅80年代以来,由导演系教师指导的学院内各班实习剧目、毕业剧目和院外排演拍摄的剧目达近百余台(集),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
经过50多年来的发展,导演系培养出了大批导表演人才,如:李保田、鲍国安、曹其敬、陈薪伊、熊源伟、张子扬、查明哲、王晓鹰、吴晓江、娄乃鸣、古榕、徐松子、任鸣、阎建钢、李六乙、张扬、孟京辉等。他们已成为我国导表演艺术的中坚力量。
电影电视系
电影电视系是学院为国家乃至国际培养电影、电视艺术专门人才的教学部门。自1999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学院“厚基础、重实践”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依靠学院其他优势学科,努力发掘国内外影视艺术研究、创作和制作的优秀资源,通过课堂教学、教学实习、高层次学术研讨、影视展映展播等多种手段,培养艺术直觉敏锐、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过硬的影视艺术人才。
电影电视系现有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两个学科,下设导演专业(影视编导专业方向、影视广告导演专业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影视制片管理专业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专业方向)。目前,电影电视系具有博士学科点和硕士学科点,教学层次涵盖本科、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
电影电视系拥有一支充满活力、积极进取、高素养、高学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21名,其中副教授8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8名。教师中,既有在影视理论研究、创作方面经验丰富、成绩显著,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中青年骨干,也有朝气蓬勃、富有创造精神的青年教师。
舞台美术系
舞台美术系主要培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专门人才。舞台美术系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艺术感受力、鉴赏能力和功底扎实的美术基础。舞台美术系专业设置、课程设置齐全,各个专业都已经形成了专业主课、专业技术课、专业史论课作为支柱的合理的课程结构。
舞台美术系下设五个教研室,为戏剧、电影、电视和其他舞台演出部门培养舞台设计、舞台灯光设计、舞台服装设计、舞台化妆设计、舞台绘景设计、舞台管理六种专门人才。
舞台美术系的教学层次主要是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教学。
舞台美术系现有本科生163人,硕士研究生14人。
舞台美术系师资力量在国内同专业院校中领先,教师在国内外舞台美术专业领域有着广泛影响,他们大多有着国外留学和国际交流的重要背景。舞台美术系毕业生人才济济,在目前国内舞台美术和相关领域有成就的设计师中,舞台美术系毕业生占有主要比重。
舞台美术系重视国际交流,从80年代以来,曾十次与日本戏剧教育界联合举办《中日戏剧美术教育作品展》,接待过美国、日本、瑞典、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舞台美术家的讲学和交流活动,教员出访50多人次;1994年成功主办了有来自14个国家、30多名代表参加的国际舞台美术组织布景委员会会议和94'北京国际舞台美术讨论会。2002年举办了“中央戏剧学院国际舞美邀请展”。
戏剧文学系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建立至今已经历时50多年,众多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如周贻白、孙家琇、廖可兑、祝肇年、谭霈生、晏学等都在本系担任过教学工作。几十年来,本系为国家培养了诸如肖复兴、陆星儿、朱小平、谢丽虹、黄维若、范源、史航等许多具有广泛的社会声誉的从事文学艺术创作和专业理论研究的人才,他们的作品曾经获得过多项国家和政府的最高奖项,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系本科教学现设戏剧影视文学、戏剧理论研究和电视剧创作等三个专业。
本科教学以外,本系还设有戏剧学、戏剧艺术学、戏剧编剧与编剧理论、外国戏剧、中国话剧、中国戏曲史论等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和外国戏剧、戏剧美学、东方戏剧、戏剧创作等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研究生教学。
本系担任教学的教师学历全部在硕士研究生以上,拥有教授和副教授职称的在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60%,教师队伍梯次建设完善,担任第一线教学的任课教师的35岁——55岁的教学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专业人人员占教师人数的80%以上。
艺术管理系
艺术管理系2001年成立以来,重视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不断完善。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适应市场需要为着眼点,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文化艺术管理、文化行政管理及演出制作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决策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艺术管理系教师以严谨的教学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致力于艺术管理及演出策划、营销、制作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艺术管理系是一个团结和充满活力的集体。
艺术管理系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艺术管理方向、文化行政管理方向),导演专业(演出制作方向)
艺术管理以文化艺术生产与经营管理者为主要培养方向,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基本掌握文化艺术生产部门内部的人、财、物、信息、技术的一般管理规律,熟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的一般方法和手段。同时培养学生了解文化市场进而参与文化市场竞争的知识和能力。
文化行政管理以培养国家各级各类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公务员和各种文化艺术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为主要培养方向。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基本掌握代表国家实行对文化艺术事业进行宏观调控,对文化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对艺术生产部门进行间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演出制作以培养能从事各类演出制作工作的专门人才为主要培养方向,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有较强的演出制作实际操作能力,具备从事各类演出(舞台演出、广场演出等)策划、运营的知识和能力。
艺术管理系目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和基础,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艺术管理系现有145名本科生,研究生5名。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