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职业技术学院是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20年2月24日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国家公办大学,红河州人民政府主办、业务接受云南省教育厅指导的高职学院。
一、基本情况
学院位于红河州州府所在地蒙自市红河州职教园区,校园占地545亩,校舍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建有综合大楼、图文中心、活动中心、培训中心、信息中心、教学楼、实训楼、体育馆、游泳馆、训练馆等高标准的基础设施。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68名,专任教师数16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数126人。学院目前开办18个专业,分别是学前教育、大数据与会计(会计)、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汽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高铁)、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陶瓷设计与工艺、跨境电子商务、建筑工程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应急救援技术(消防)、医学美容技术、运动训练、美容美体艺术、烹饪工艺与营养、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建造技术、畜牧兽医。目前学院共有全日制学生数6770人,其中高职专科学历教育在校生总数5638人,附设中职班在校生数1132人。
二、办学特色
一是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红河职业技术学院初设之际,就制定了“明德至善 多元贯通”的校训、“笃志博文 德技双馨”的校风、“敬业厚生 品行双范”的教风、“乐学擅习 身心双健”的学风。2023年,园区制定出台《中共红河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奋力谱写红河州职教园区发展新篇章的意见》,明确三步走目标,把红职院建成“省内外有影响、云南有特色”的高水平高职学院。
二是办管分离,统一管理。2021年1月19日,红河州人民政府出台《关于红河州职教园区集中统一管理暂行办法》,学院按照“办管分离、中高一体、统分结合、协同配合、各记其功”的原则,打破校际界限,调整基本管理单元,由原来各校各自管理调整为高校“校、院、系(专业)”三级管理模式,解决了各自为政、不利于资源共享的问题;打破部门界限,实现统筹办公,实现行政部门人员精简、工作效率提高;打破人员界限,实现师资共用,建立园区院校教师互聘(兼职)机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打破资源界限,实现共建共享,统筹四所学校资金用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集中合力打造专业实训室,实现园区资源的高效使用;打破专业布局,实现专业调整改革,调整专业布局,解决以前各校专业重复设置、重复投入的问题,推进园区三所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并与红职院专业对接,打通中高职一体化建设。
三是中高职贯通,一盘棋发展。通过“3+2”分段培养的合作办学模式,与园区的州农校、州财校、州民族师范合作,发挥红职院办学优势,统筹引领全州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布局调整,使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红职院的专业设置尽可能对口衔接,打通中职到高职的“无障碍衔接”通道,打破生源保护壁垒,让园区和各县市职业中学的学生通过“3+2”、5年制大专、“职教高考”等方式进入红职院学习,整体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学历,为学生成长成才和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实现全州职业教育一盘棋思想。
四是“专业群”建设,一体化办学。设立12个二级学院,每个二级学院对应一个专业群建设,中专、大专一体设计,优化师资、实训设备等资源配置,着力解决专业小、散、弱的问题,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推动专业群高质量发展。把专业建在产业上、企业里,打造高水平专业群。设立12个专业群,即学前教育专业群、紫陶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体育运动专业群、消防应急专业群、农林牧渔专业群、建筑工程专业群、交通运输专业群、汽车工程专业群、财经商贸专业群、公共服务专业群、大健康专业群。通过专业群建设,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及时应对产业调整快速化、生源类型多样化、学习需求个性化、教学边界模糊化等多重挑战。
五是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与行业联合、与企业联盟、与园区联结,通过引企进教、引产入校,建设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实践专业(项)共建,推进工学一体、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培养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技术人才。
学院将坚持内涵发展、开放发展,努力构建起“纵向贯通”的学校体系和“横向融通”的办学体系,从而形成“一纵一横”、“多元联动”、“学培并举”的职业教育“区块链”,实现全州现代职业教育“一盘棋”发展,为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提供人才支撑,在全州三个示范区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
生成时间:2023-10-11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