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音乐表演
专业代码:120201
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302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表演(演唱、演奏)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从事音乐表演、教学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与特色
本专业开设声乐表演、钢琴演奏以及民族器乐演奏三个专业方向,主要学习与音乐表演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音乐表演专业方向的基本训练,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规定的在音乐表演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本专业应掌握音乐表演学科以及音乐学、作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一门及以上的音乐演奏或演唱技术;
3、具有独立研习、分析音乐作品,并在表演中进行二度创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对于文艺领域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相关音乐表演的理论前沿、发展动向以及行业需求;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学位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乐理与视唱练耳(四)、和声学(二)、曲式与作品分析(二)、中国民歌、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二)、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二)、艺术概论。
声乐表演方向:声乐表演(五)
钢琴演奏方向:钢琴演奏(五)
器乐演奏方向:器乐演奏(五)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1、本专业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
2、本专业毕业最低总学分:179学分。
其中通识核心课程51学分;素质拓展课程20学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28学分;专业核心课程三个专业模块方向均各为39学分,专业拓展课程为41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符合三峡大学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课程模块学分分配汇总表
音乐表演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音乐表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本专业严格的技能训练,具有较高的指挥或演唱(奏)的能力。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到电视台、歌舞剧院(团)、电视剧制作中心、宣传部门、文教事业单位从事演唱、创作和音乐制作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培养要求:
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音乐表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本专业严格的技能训练,具有较高的指挥或演唱(奏)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
3.具有演绎不同风格及体裁的音乐作品的能力;
4.了解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艺术学
主要课程:表演、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重奏(唱)合奏(唱)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等,一般每学期安排1--2周。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到电视台、歌舞剧院(团)、电视剧制作中心、宣传部门、文教事业单位从事演唱、创作和音乐制作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发展前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日益相互交融,音乐艺术已逐渐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培养全面发展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综合型(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创新型(具备音乐创造以及通过音乐教学来启发和促进创造精神发展的能力)的音乐人才。探寻适合我国发展状况的高校音乐教育模式,是当前音乐教育面临的重要工作任务。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到电视台、歌舞剧院(团)、电视剧制作中心、宣传部门、文教事业单位从事演唱、创作和音乐制作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相近专业
音乐学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音乐表演 绘画 雕塑 美术学 艺术设计学 艺术设计 舞蹈学 舞蹈编导 戏剧学 表演 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摄影 录音艺术 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学 影视学 会展艺术与技术 景观建筑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开设学校
中央音乐学院(10045)、中国音乐学院(10046)、天津音乐学院(10072)、四川音乐学院(10654)、上海音乐学院(10278)、中国戏曲学院(10049)、武汉音乐学院(11524)、广东星海音乐学院(10587)、福建师范大学(10394)、南京艺术学院(10331)、山东艺术学院(10458)、西安音乐学院(10728)、沈阳音乐学院(10177)、云南艺术学院(10690)、新疆艺术学院(10768)、浙江传媒学院、温州大学、安徽大学、北华大学、通化师范学院、平顶山学院、河北传媒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内江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宜宾学院、遵义师范学院、铜陵学院、四川传媒学院、绵阳师范学院、成都学院、广西艺术学院、集美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湖南城市学院和河西学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