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创建于1978年,是一所具有鲜明水电特色,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一体的学院。现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含输电线路工程专业方向、新能源发电方向)、自动化等4个本科专业;设有电气工程(含: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新能源发电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点,具有电气工程领域、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现有教职工174人,专任教师125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31人、博士35人、硕士生导师55人、兼职教授3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第一层次人才1人,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2人,楚天学者上岗教授3 人,三峡大学特聘教授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宜昌市劳动模范1人,三峡学者1人、学科带头人1人、学术骨干3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教学团队;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第32位;梯级水电站运行与控制实验室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水电站仿真实验为国家电力公司(部级)重点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为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校学生3386人(其中:研究生314人,工程硕士390人,本科生2682人)。
学院设电力工程系、电力电子系、输电线路工程系、控制工程系、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风电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研究中心、水电仿真研究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电气设备检测试验中心)8个系(中心);另学院还有电力科学研究院、输电线路研究所、检测技术与控制实验室(宜昌市重点实验室)、大学生电子设计与创新实验室(校级开放实验室)等校级教学和科研机构。
学院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实力。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在相关领域发表学术论文近700多篇,SCI、EI、CPCI收录论文2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14部。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奖励8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 项;承担科研项目200余项,项目合同经费达5000余万元,其中获国家级别项目 16 项(含自然科学基金 6 项,“863计划”项目 4 项);省部级、厅局级项目 40 余项。
学院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充分发挥大学生电子设计与创新实验室的作用。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8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挑战杯等学科竞赛,获国家奖11项。
学院将秉承“自信、效通、团结、创新”的学院精神,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紧紧围绕“学科建设上层次、科研工作上水平、人才培养上质量、管理工作上效益”四大目标,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围绕电力行业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规划学科建设与发展,培育学科特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增强服务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