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医学院普通高等教育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
一、总体培养目标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以加强基础,注重素质、强化英语、面向临床为培养方式,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能够适应21世纪医学科技竞争和医学模式转变,有一定发展潜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医学检验学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培养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心理素质,并能养成自我教育与终身学习的习惯,具备新世纪对医学人才所要求的医生素质、知识与技能。
三、专业培养要求
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相关知识,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毕业后能够从事各种检验工作的临床检验专门人才。
四、毕业时应达到的目标
1、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态度和为医学科学事业贡献终身的信心。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体育达标,英语、计算机水平达到一定的级别;掌握医学伦理学原理,同情病人、尊重病人、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具备独立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人际交往和医患沟通的能力。
2、毕业时应获得以下知识与能力:
⑴应用化学、物理学和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
⑵临床诊断的基本知识;
⑶临床医学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实验技能;
⑷数理统计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⑸各种常用化学分析仪器的构造和操作技术;
⑹临床医学检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⑺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五、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学技术
六、主要课程:
医用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微生物检验学、临床检验学、免疫检验学、生化检验学、检验仪器学、实验室管理。
七、修业年限:五年
八、学位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九、成绩考核及学位授予:
为保证教学质量,各门必修课、选修课按教学计划进行成绩考核,其中开设了实验课程的必须有实验考核成绩。学期、学年课程和毕业考试内容均以实施的教学计划为依据。考试根据课程特点进行笔试和实践能力考核,着重考核基本理论的掌握和临床实践技能的操作。凡在校五年按教学计划修完全部课程、经考核成绩合格,通过毕业考试者,准予毕业;经考核成绩合格,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工作条例》及学院学位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实验诊断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比较全面的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毕业后能够从事临床各科医学检验、医学检验教学与科研工作。
知识技能
学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医用化学、医用物理学和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2、临床疾病诊断的基本知识;
3、临床医学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4、数理统计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各种常用医学检验分析仪器的构造和操作技能;
6、与健康相关检验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7、具有临床医学检验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
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检验技术
主要课程
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统计学、分析化学、检验仪器学、生理学、病理学、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寄生虫学及检验、微生物学及检验、免疫学及检验、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临床输血与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医学英语、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药理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
实践教学
包括临床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安排48周。
毕业后能够从事临床各科医学检验、医学检验教学与科研工作。
就业前景: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医学检验等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呈现多元化,基本的就业方向有以下几种:各级医院检验科、防疫站、血站等部门从事工作;商品检验、环境保护、海关检疫等部门从事工作;也可从事管理,医检设备维修、试剂研制及营销工作,也就是说能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样化的需要。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湖南、浙江、山东、北京、广东。毕业生就业分布统计:国有企业:17.78%;录取研究生:2.22%;部队:4.29%;高等学校:2.22%医疗卫生单位: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