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1年6月,是集中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光电信息学院和电子工程学院长期围绕电能源领域的研究力量和人才培养队伍组建而成。学院的宗旨是培养国际一流的学习型、创新型、引领型的新能源科学与技术人才,致力于解决能源短缺和能源利用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学院的定位是发展电能源科学与技术,将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信息领域的优势与能源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围绕电能源生产消费链(“发电—蓄电—输电—配电—用电”等)展开研究,已逐步形成涵盖电能源科学与技术“材料—器件—电路—系统—应用”各个环节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科学研究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广域测量与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下,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省部委的重大科研项目。近3年来,在智能电网、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功率电子学、微波输能等国家战略科研方向上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资助达100多项,累计申请专利120多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已经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主战场。

学院拥有一支以“千人计划”专家和毕业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亚利桑那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具有国际视野的知名学者领衔、实力雄厚的科研、教学师资力量,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学院目前共设有本科专业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并拥有3个本科教学实验平台及多个专业教学实验室。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数理化基础、优秀的英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合理的认知结构和综合素质、国际化的视野和眼界,在电能源获取、传输和应用等方面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在太阳能发电、先进电源设计与管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和关键电子技术、以及节能环保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建设、以及运行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新能源工程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针对未来世界能源供应体系以电能源为主要载体的特点,结合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信息科技领域的既有优势,本专业特色定位在电子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的全面结合,面向解决电能源生产消费链(“发电-蓄电-输电-配电-用电”等)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亦即“电能源科学与技术”问题。通过整合加强在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功率电子芯片、自动控制、微波技术等领域的既有优势,以及在国防科研领域的良好基础,建立了特色鲜明的电能源学科科研人才培养体系,涵盖了电能源科学与技术的“材料—器件—电路—系统—应用”各个环节。本专业在2010年获教育部首批批准成立,并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紧密依托原有的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国家级特色专业,突出与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与需求的紧密联系,为学生构建新型能源领域发电、蓄电和用电环节完整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培养学生较全面地掌握新能源获取、传输和应用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新能源产业、电动汽车及相关电子工程专业较宽口径的工作能力。

课程体系: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学科拓展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个性化课程等五个课程模块,主干课程有: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工程热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软件技术基础、化学与物理电源基础、能源控制原理、电能源器件、电源管理技术、新能源系统设计导论、能源获取与传输技术、太阳能电池基础及应用、电动汽车基础、节能技术与应用。

毕业走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以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工程”、“光电工程”及其它电子信息和电气类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能到国外一流研究机构进行相关专业的留学深造;能在新能源企业、研究所、汽车公司等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动力蓄电池、电动汽车设计与制造、燃料电池、节能环保等热门领域的前沿研究、设计、制造、建设、运行与管理等工作。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电气工程、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等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相关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在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电能计量与监测、新能源发电与智能接入、计算机与网络等方面有专长,在电气及信息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管理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依据国家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紧密结合国家智能电网建设之急需而开设。以智能电网为背景,引入信息技术与控制技术,形成强电与弱电并重的复合型新学科,充分利用电子科技大学雄厚的电子信息学科支撑体系,培养具有电气工程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电气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接受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开发的基本训练;具备针对现代智能电网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活跃的创新意识、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基本素质。

课程体系: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学科拓展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个性化课程等五个课程模块,主干课程有:

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通信原理与智能电网通信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学、信息理论与电力信息技术、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等。

毕业走向:毕业生基础扎实、专业素质好、实用技能强、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可攻读“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硕/博士学位;到国外一流研究机构进行相关专业的留学深造;胜任与电气工程、能源技术、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领域相关的企业、研究设计院所、高等院校、国家机关的研究、设计、制造、管理和教学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