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简介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是我国最著名的公共卫生学院之一,办学历史长、学科门类齐全、学术建树丰富。经过90多年的建设,学院集教学、科研、医疗、预防、保健、干部培训和高科技开发为一体。目前,学院由15个教研室、1个教学组、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职业病防治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组成。有2个研究所、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实验室和4个基础课程实验室;并设有分析测试中心、计算机分中心、毒理学实验室、三级实验动物房、《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社和院资料室以及4个省级以上学会挂靠学院。学院主办的《现代预防医学》是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杂志之一,是科技部统计源期刊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核心期刊。

学院建立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辅的多层次办学体制。学院拥有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受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9个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并设有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检验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管理专业方向和健康保险专业方向)和工商管理(医药企业管理专业方向)5个本科专业(方向)。为保证实践教学,学院在内地和沿海建有3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医院作为教学实习基地。学院是四川省技术监督局认可的“计量认证合格单位”和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机构”。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282人(含华西第四院),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42人;在职博土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36人;讲师、主治医师97人;四川大学教学名师1人。此外,学院还聘请了8位著名外国专家为学院的名誉教授或特聘教授。学院有36名教师担任全国性学术团体的理事或二级学会的主任委员,41名教师担任省级学术团体主任、副主任委员及理事。

学院有一批献身公共卫生事业的知名教授。已故陈志潜教授,是享誉世界的公共卫生学专家、初级卫生保健的先驱、农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的创建者、中国现代健康教育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公共卫生之父”。为纪念陈志潜教授在公共卫生领域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杰出贡献,学习、继承和发扬陈志潜教授的“卓越、为民”精神,勉励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的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做到品学兼优,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振兴中华民族、促进祖国强盛的公共卫生事业优秀人才而设立了“陈志潜奖(助)学金”。目前,学院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1人。

近二十年来,学院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联合国卫生机构、欧盟、美国NIH和CMB、卫生部、教育部等和著名企业资助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607项,研究经费5068.6万元,其中有110项科研成果获各级科技进步奖。学院教师主编和参编教材及教学参考书211部,出版学术专著35部。仅2002年以来,学院教师主编和参编各类教材89本。其中,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10本,主编3本,副主编1本;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主编4本;卫生部规划教材20部,主编10本,在国内外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3865多篇。仅2007年发表科技论文265篇,在国外刊物发表12篇,被SCI收录10篇,被EI收录1篇,被Medline收录39篇,被SSCI收录1篇。

近二十年,学院先后派出282人次出国讲学、考察和进修,邀请来院访问、讲学和学术交流的国内外专家、学者725人次。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持密切联系与多方面的合作。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114人、硕士生280人、博士生53人、专业硕士学位生61人。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学院共培养各类毕业生7820名,其中硕士研究生725名,博士研究生187名。毕业生遍布海内外,其中许多人在国家和省、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执法监督所、海关检疫、商检、环境卫生、医院、医学科研院/所、医药公司、保险公司和卫生行政部门等机构担任业务骨干和领导工作,有些人已成为国际著名学者。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的原则,充分发挥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优势,按高起点、高目标要求,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性环节等方面,从学生获得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和提高综合素质出发,初步建成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力求将我院建成具有一定特色、优势突出、国内先进、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公共卫生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电话:(028)85503130(本) 85501599(研) E-mail:gwxueshengke@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