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0705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暨南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07年创建,主要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光电信息工程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师资队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以中科院院士陈星旦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已形成一支具有凝聚力和敬业乐业精神,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梯队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学和科研队伍,其中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5人,“南粤优秀教师”2人。
科学研究: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以“光电信息与传感技术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教育厅“光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为支撑,是广东省重点学科,获得了211工程建设项目“光电信息与自控系统”的资助。近年来,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师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各类项目50多项,经费2000多万万。
对外交流:本专业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合作开展“JNU-UNSW 本科学位课程合作项目”。该项目采取在暨南大学本科招收入学的学生的学习分二段分别在二校分别进行的方式。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前两年在暨南大学就读,第三、四年在新南威尔士大学就读。四年学习完成后,如果学生达到二校学位授予要求,则暨南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分别授予该学生学士学位。已与台湾高校开展了本科交换生项目,每年选派部分学生去台湾的大学进行交换生学习。
就业情况:广东省是中国的光电子大省,有着光通信领域的世界级企业,也有着中国最大的LED产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中光电子列为重点发展领域,人才需求旺盛。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光通信、光网络、光电子、光学设计和其它各种信息技术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与管理工作。近年来,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一次就业率高于90%,成为暨南大学就业最好的工科专业之一。
备注:本专业色弱、色盲和屈光不正(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者不予录取。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可从事光学工程、光通信、图象与信息处理等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科技开发与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能够适应当代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适合岗位
可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光电仪器、精密仪器的设计、制造,研发,光学零件的加工、镀膜、刻划,以及光电相结合产品的生产组织、经营等工作;也可在高校、科研单位、部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光学工程
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光学、机械学、电子学及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了解光电信息技术的前沿理论,把握当代光电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能力,接受现代光电信息技术的应用训练,掌握光电信息领域中光电仪器的设计及制造方法,具有在光电信息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开发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软件技术基础、物理光学、应用光学、信息光学、光电 光电信息工程、信息处理基础、光电检测技术、近代光学量测技术、传感器原理、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光电子学、数字图像处理等。
适合岗位
可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光电仪器、精密仪器的设计、制造,研发,光学零件的加工、镀膜、刻划,以及光电相结合产品的生产组织、经营等工作;也可在高校、科研单位、部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光学工程
就业前景
光电信息技术是由光学、光电子、微电子等技术结合而成的多学科综合技术,涉及光信息的辐射、传输、探测以及光电信息的转换、存储、处理与显示等众多的内容。光电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行各业。近年来,随着光电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从业人员和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多,因而对光电信息技术 基本知识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光电信息技术以其极快的响应速度、极宽的频宽、极大的信息容量以及极高的信息效率和分辨率推动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使光电信息产业在市场的份额逐年增加。在技术发达国家,与光电信息技术相关产业的产值已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一半以上,从业人员逐年增多,竞争力也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