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简介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其前身是1906年创建于南京的暨南学堂,1927年在上海扩充并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1927年9月21日国立暨南大学正式创立中国第一所华侨研究专门机构——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该部名称之后多有变更),徐中舒、李长傅、刘士木、丘汉平、吴泽霖、周予同等前辈学者曾先后供职于此。民国时期该部编辑出版的“南洋丛书”(40种),主办的华侨研究刊物《南洋研究》,以及部分学者在海外华侨人口估算中所作的重要学术贡献,曾影响一时。 建国后,1958年暨南大学在广州复办,文革中迫停,直至文革结束后复校。1996年暨南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华侨华人与中外关系” 在1—3期建设中均被列入重点项目,学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回顾学科发展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著名历史学家朱杰勤教授带领下,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受到高度重视并不断取得显著成就。1981年朱杰勤教授创办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1984年国务院批准暨南大学专门史(中外关系史)学科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朱杰勤教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并开始招收国内首批华侨史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2000年12月教育部在暨南大学设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侨华人)”。多年来,教育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暨南大学在制度、政策、经费等方面不断加大对华侨华人研究的支持。   

华侨华人研究属于跨学科且综合性较强的学术领域,该领域既重理论建构,又重田野调查,既重现实关怀,又重历史探究。小到乡音家书、侨批、族谱,大到国家政策、国际关系变动,无不被纳入研究视野。新世纪以来,面对华侨华人研究资料的大量出现,以及理论研究方法的不断深化,如何保证学术研究的健康和快速运行,如何整合海内外为数众多的研究力量,如何进一步建设和发挥重点研究基地的学术职能,显然成为暨南大学华侨华人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   

在此情况下,2006年11月17日暨南大学正式成立华侨华人研究院(基地),2007年4月24日正式敦聘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刘泽彭同志担任院长兼基地主任,暨南大学副校长纪宗安教授出任常务副院长。研究院(基地)在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的基础上,采取以研究项目、开放性课题为中心,学者带项目、课题进院的工作体制。该体制既富流动性又有竞争性,既可以保证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的总体发展方向,又能够融合校内外、国内外不同学者的研究特长,此举旨在大力推动华侨华人研究的健康和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国内现有研究水平,为新时期华侨华人学科建设做出应有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