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简介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前身为湖南医科大学,1996年9月通过立项审核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由国家卫生部和湖南省政府共建。1914年由湖南育群学会与美国耶鲁大学雅礼协会联合创建,是我国创办较早的一所西医高等学校。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桐梓坡路172号。2000年4月,为顺应中国高校教育改革潮流,原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原湖南医科大学合并为中南大学,并组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现设有6个学院(基础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护理学院)、3个直属附属医院(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和2个非直属附属医院(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8所临床教学医院、24个教学基地、110个教研室、83个研究室及11个研究所。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是教育部和卫生部共建的十所部属综合性高校医学院之一,是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与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在中国同时进行两个标准试点研究的两所院校之一,是第一批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五所院校之一。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前身为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一所近百年历史和优良办学传统的高等医学院校。创办于1914年,由湖南育群学会与美国雅礼协会联合创建,是我国创办较早的一所西医高等学校。先后更名为湘雅医科大学、湘雅医学院、湖南医学院和湖南医科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秉承“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院训院风,造就了张孝骞、汤飞凡、谢少文、李振翩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医学专家,赢得“南湘雅,北协和的美誉。20世纪20年代初由美国康州政府批准授予湘雅毕业生医学博士学位。1925年,孙中山曾为湘雅第五届毕业学生题写“学成致用”勉词。五四运动时,毛泽东曾在此校主编过《新湖南》周刊。

百年变迁

1、耶鲁创办雅礼会,胡美长沙办雅礼。

1901年 有意在华发展医学教育的耶鲁大学毕业生在美国康州成立了雅礼会(Yale—in—china)。

1903年 选定长沙兴医办学

1906年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毕业生胡美(E.H.Hume)受邀在长沙市的西牌楼,正式开办了湖南省内的第一所西医医院—雅礼医院。与同时开办的雅礼学堂隔街相望。

2、“湘雅”—中美合作办学的结晶。

1913年 谭延闿决定以湖南省政府名义与雅礼会合作,拟在长沙创办一所新式医科大学。在为学校定名时,筹划人提议:湖南省简称“湘”,而雅礼会的第一个字是“雅”,就称这个联合体为湘雅。于是,新创办的医科大学定名为“湘雅医学专门学校”。

1914年12月8日在长沙市潮宗街举行了学校成立大会暨开学典礼。从此,在中国教育史上,颜、胡、谭携手,开拓了中美合作办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创办了湘雅医学专门学校。

1914年 由湖南育群学会代表湖南省政府出面,与雅礼会合作,正式签订了合作创办医学教育的“十年协定”。[1]

1915年 西牌楼的雅礼医院与护校迁入潮宗街公房医学校之东部,更名为湘雅医院。

1915年 湘雅医学专门学校顺利地被北洋政府核准立案。

1915年湖南育群学会呈请湖南省政府拨款,在长沙市北门外的麻园岭购地3000多方(合9英亩,54.9市亩)建新校舍。雅礼会亦通过募捐,在与校区毗邻的西部购地1400方建新医院。美国约翰霍浦金斯大学的威尔逊教授为医院开工主持了奠基典礼。

孙中山先生题词

3、中国人独立操办的湘雅医科大学

1924年 湖南育群学会和雅礼会联合创办湘雅“十年协定”届满。经双方反复磋商,决定继续合作办学

1925年 再次签定了续约十年的协定。[2]

其时,湘雅医科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在北京协和医院实习,正遇上孙中山先生在该院住院治疗。应同学们的请求,孙中山先生挥毫题写了“学成致用”勉词。

4、复办、改名,摆脱办学困境的举措

大革命时期在声势浩大的排外浪潮中,外籍教师离湘后,中方教师也相继离开了湘雅,湘雅停办。

1929年 颜福庆主持了湖南育群学会的特别会议,重组了由25人组成的湘雅校董会;任命王子玕博士为湘雅医科大学校长,兼湘雅医院院长、湘雅护士学校校长;确立学制为七年。

1931年 民国政府教育部核准湘雅医科大学校董事会立案;同年12,学校更名为私立湘雅医学院。[3]

5、西迁、国立,摆脱办学困境的举措

1938年 因战乱议决迁校贵阳。

1940年 民国政府通过湘雅医学院国立案。改称国立湘雅医学院。自此,湘雅每年得到教育部拨给的教育经费20万元。

1944年 因战事迁校重庆杨公桥。

6、复员长沙,战后重建湘雅校园

1945年至1946年 湘雅人员分五批先后回到长沙。

7、共产党政府接管

1949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部接管国立湘雅医学院。

1951年12月8日校庆日举行,从而正式确立了湘雅医学院领导湘雅医院,湘雅护校的管理体制。

8、更名为湖南医学院

1953年 湘雅医学院正式更名为湖南医学院。

1953年4月1日,学校主管领导关系亦由中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领导划归中央卫生部领导,学校各项经费预算,皆由中央财政委员会交高教部拟定。是年,学校经费核定为101亿余元,附属医院维持费为28亿余元。

从1979年起,湖南医学院(包括附属医院)经费、外汇、基建投资和进口仪器设备等,由卫生部负责。

自1979年,与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等组织取得联系,在“不干涉内政、不传教、不妨碍与其它团体发展关系”的条件下,经国务院批准与美国雅礼协会恢复了合作关系。

9、更名为湖南医科大学

1987年 学校基于事业的发展更名为湖南医科大学。

1996年 卫生部和湖南省政府签署了共建湖南医科大学的协议。

1996年 通过211工程项目预审。

10、复名湘雅医学院

“湘雅医学院”一名,至今曾有三次出现:一是1931年12月—1940年8月的私立湘雅医学院、二是1940年8月—1953年9月的国立湘雅医学院、三是2000年4月29日中南大学组建后,11月起,在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基础上复名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现设有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医药信息、麻醉学、精神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法医学、药学和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11个本科专业,有6所学院、3所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临床学院以及24个教学基地。现有在校学生1万多人,教职员工7965人,博士生导师300余名,硕士生导师1000余名,两院院士3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6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名,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级及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人,国家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遗传学、药理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神经病学、胸心外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耳鼻咽喉科学。

办学规模

学院现占地面积80万余平方米(含附属医院),图书馆藏书80万余册,中外期刊 湘雅医学院新校区

2万余册,为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中南地区中心馆和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咨询定点单位。三所附属医院共有编制病床10000余张,开放床位15000余张,年门诊量600多万人次,急诊60余万人次,年出院病人100余万人次。三所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和全国“百佳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强,三所附属医院编制病床9200张,全年完成门急诊量469万人次,出院病人22.6万人次,手术11.8万台次。形成了湘雅—耶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新开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医疗新技术6项,湘雅二医院实施的我省首例心肺移植术日前被评为2011年“湖南十大科技新闻”。另有8所临床学院和24个稳定的教学基地,为临床教学和生产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院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十分活跃,与美国雅礼协会、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美中友好协会、世界卫生组织的关系不断发展,与美国、日本、西欧和非洲等25个国家、地区的学术交往日趋扩大加深,先后聘请了近100名外籍专家和教授来校任教,接待前来考察、讲学的外国专家学者1400余人次,1800人出国进修、讲学、科研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获各种资助千余万美元。

湘雅医院是教育部直属重点中南大学附属医院和卫生部直管国家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是我国重要的医疗诊治、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中心。

2010年6月,由圣帝国际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的新医疗大楼全面投入使用,其一体化、人性化、智能化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现代医院的特点和要求,为广大群众创造了温馨、优美、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为湘雅新百年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临 床

医院学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医院设临床医技科室51个,编制床位3500张,年门、急诊量200万人次,年住院病人9万人次,年手术5万台次。

2010年、2011年,骨科学(含脊柱外科)、重症医学科、病理学、护理专科、麻醉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外科、中西医结合脑病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等11个专业先后被列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充分体现湘雅专科发展的强劲实力。

医院拥有一支2000多名护士的庞大护理队伍,50%以上为本科学历,其中2.32%达到硕士、博士学历,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活动以来,通过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已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并在优化护理人力管理、规范护理人才培养、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专业护理技术、完善危急重症体系、拓展护理辐射服务等方面加强重点建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产生了良好效果,为医院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教 学

医院教学优势明显,临床教学特色突出。先后五次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联考中均取得第一的好成绩。现有诊断学、临床麻醉学、传染病学、神经病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外科学为省级精品课程,另有9门为校级精品课程;临床内科学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范学工教授为国家级教学名师。由我院负责主编的全国规范教材14本。每年承担3000多名研究生、本科生、进修生教学任务,是西部卫生人才、国家专科医生培训基地。2000年以来,医院获部、省、校级教学成果奖近50项。

科 研

医院科研氛围浓厚,学术地位不断提升。现有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校级重点学科11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8个,厅级5个,校级10个;医院主办国家级专业期刊9本。2011年获各类科研课题29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7项、“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青年千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4人,2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特种医学为一级博士授予点,现有博士生导师89名、硕士生导师240余名。

重点学科

国家级(5个)神经病学,耳鼻咽喉科学,外科学(普通外),外科学(胸心外),内科学代谢分泌

省 级(9个)外科学,儿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眼科学,特种医学,妇产科学,内科学,肿瘤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校 级(11个)口腔医学,特种医学,麻醉学,内科学,医学技术,妇产科学,肿瘤学,中西医结合,

急诊医学, 外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

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

部级科研平台(4个)

卫生部肝胆肠研究中心

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肿瘤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中医肝藏象)

省级科研平台(4个)

湖南省耳鼻咽喉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乳腺癌临床医疗技术研究中心

结构生物学与药物设计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湖南省颅底外科与神经肿瘤临床医疗技术研究中心

厅级科研平台(5个)

湖南省脑血管病研究中心

湖南省支气管哮喘研究中心

湖南省高校重大呼吸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病毒性肝炎防治中心 湖南省消化内镜诊疗中心

校级科研平台(10个)

中南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

中南大学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

中南大学高血压病研究所

中南大学骨科研究所

中南大学胰腺疾病研究所

中南大学眼科研究所

中南大学肾脏病与血液净化研究所

中南大学脑脊髓损伤修复研究所

中南大学分子影像研究中心

中南大学呼吸疾病研究中心

荣 誉

荣获称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卫生系统护理巾帼文明岗、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考核优秀医院、全国护理青年文明号

2011年我院全国公立医院排名

社会贡献度全国排名第5位

中国最佳医院排名第18位

全国医院最佳专科排名:

神经内科 第4位

神经外科 第5位

耳鼻咽喉科 第8位

湘雅二医院

基本信息

湘雅附属二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原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位于历史名城湖南省会长沙,脱胎于1906年美国雅礼协会在中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院之一——雅礼医院,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卫生部直属的大型三级甲等医院,隶属于教育部直属的中南大学,是国内学科最齐全、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医院之一,素有“南湘雅”美誉。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行业作风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援藏工作先进集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药品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临床

医院现有在岗正式职工3337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15人,千人计划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占地面积230余亩(其中医疗用地156亩),医疗建筑面积22.2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3500张;设有26个教研室、40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78个病区以及7 个研究所、23个研究室(中心);固定资产总价值15亿余元,其中仪器设备总价值7.3亿元,拥有PET—CT、23EX高能直线加速器、国际最先进的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仪(DSA)、核磁共振仪等千万元以上设备7台(件)。

医院拥有国内先进的门诊自助就医系统,2011年医院门急诊量逾200万人次,为湖南省首位,出院病人8.8万人次,住院病人手术5.3万台次。每年开展高新技术近100项,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多种器官移植,受术者生存质量高,整体水平达国内先进。通过国家卫生部严格审核,获准开展肝脏、肾脏和肺移植,指定开展心脏移植,成为全国获准开展器官移植项目最多的医院之一。还拥有30个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8个省级诊疗中心、8个省级质控中心,湖南省卫生应急救援培训基地亦落户该院。

教学

医院承担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教学任务,在院学生2000余名。为临床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一级博士点单位,拥有临床医学和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在岗博士生导师104人,硕士生导师336人,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牵头儿科学、内科学和精神病学3门国家精品课程,拥有国家卫生部全科医师临床培养基地,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重点学科与成就

医院形成了由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含医学心理中心)、心胸外科、代谢病与内分泌学、神经病学、耳鼻咽喉科学、普通外科学(重点培育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以及药学部(临床药学)、骨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精神病科、临床护理专业、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肾病科、普通外科、眼科、皮肤科、麻醉科、耳鼻咽喉科、消化内科等18个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糖尿病免疫学实验室、湖南省肾脏病和血液净化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医学表观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心血管病现代医疗技术研究中心和精神疾病诊疗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儿科学、眼科学、护理学、肿瘤学、医学心理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特种医学等11个湖南省重点学科,内科学、老年医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肿瘤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心理学、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特种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等14个校级重点学科组成的优势学科平台。近年承担国家重点攻关课题、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课题400多项,获得各级成果奖3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3项为参与),全国科学大会奖3项。

湘雅三医院

湘雅三医院外科楼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与保健为一体的卫生部直管三级甲等医院,于1992年开诊,隶属于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南大学。

专科医院

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是国内首家现代化大型生殖与遗传专 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

科医院,现已发展成为经卫生部审查批准的具有行医执照的湖南省唯独一家具有合格精子库及全面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专科医院。

附属海口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即海口市人民医院历经百年已形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具有专科特色,专业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也是海口市红十字医院。是海南省唯一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综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