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由原武汉工业大学数学物理系、工程结构与力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原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基础教育学院,原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基础课部组建而成,2001年5月18日由周祖德校长亲自为学院成立揭牌。

  理学院下设六个系:数学系、物理科学与技术系、化学系、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统计学系、工程结构与力学系。现有1个国家工科教学基地(化学);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中心、力学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

  理学院现有7个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统计学、工程力学;具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理学院现有本科生215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68人。

  理学院具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310名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共享)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15名、教授54名、副教授123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湖北省名师2名。近年来,理学院教师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5项;现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出版教材76部,其中国家“十五”规划教材3部,“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国家精品教材1部。

  理学院是湖北省复合材料学会、湖北省数量经济学会、湖北省太阳能学会理事长单位;是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主要科研基地有:高温高压凝聚态物理研究所、力学研究所、智能材料结构研究所、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材料与结构数值模拟研究所、静电研究所、复合材料结构与应用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应用数学研究所。理学院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9年突破1500万。近年来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授权的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30项。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此外还有国家973项目2项,国家863高科技项目3项、教育部重点项目2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以及40余项省部级项目。在SCI、 EI、ISTP 等检索中收录论文700余篇。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或合作研究的关系。

  理学院具有良好的学风建设传统:历届毕业生研究生录取率均在25%左右;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左右。学院每年开展立足学院、面向全校、辐射社会的品牌活动“理苑星空”大学生科技文化节。2004年以来,我院有22名同学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等竞赛中获全国奖,34人获省级奖;在全美数学建模竞赛中8人获一等奖,17人获二等奖。2008年获校“创新杯”。学院重视大学生英语学习,有41人在大学生全国英语竞赛中获奖,其中特等奖4人。2005年,理学院“求知明理”社会实践队荣获全国优秀社会实践队称号,此后4年连续荣获湖北省优秀社会实践队称号。2008年,理学院“星星之火”青年志愿者协会获湖北省百家优秀志愿者服务队称号。

  学校对理学院建设非常重视,十一五期间,在南湖新校园为理学院建立理学院楼群,并于2009年完成理学院的整体搬迁。近几年来,不计房屋基本建设,学校为我院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建设经费已达3000多万,极大地改善了理学院的办学条件。为了加快我校理学学科的发展,在理学科研基地、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另给予了900余万元的重点投入和支持。目前,已拥有6000吨静高温高压试验机、高速动高压试验设备、扫描电镜、INTRON材料试验机、并行网络计算系统等先进科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