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学与物理学院简介

数学与物理学院的前身是中国地质大学数学与物理系,近十多年来,秉承和发扬我校基础课教学近50年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特色,形成了“严谨、求实、奉献、创新”的院风和“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培养应用数理学科高级复合型人才、从事数理基础理论与应用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学院下设数学系、大学数学教学部、物理系、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等,有在岗教职工107人,其中专任教师86人、专业技术人员11人、党政管理人员10人。

师资队伍:学院有一支学术气氛浓厚、治学严谨、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不仅有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深厚的老教授,还有富于创新精神、站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锐意进取、思维活跃的青年教师。在现职的专任教师86人,有教授24人、副教授22人;其中博士后8人,博士20人,博士在读29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湖北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1人、校“教学名师”3人、校“三育人”标兵5人。在全校每年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中约有1/4左右是我院教师。

人才培养:以本科生为主,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学院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含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三个专业;设有“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光学”三个硕士学位点。学院在承担本院本科专业和硕士点的培养任务的同时,还承担了全校其它各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数学与物理课程的教学。全院每年开设各类课程近80门,在全校的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声誉很高。

按照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院制订新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广大青年学生创造优越的学习条件,努力培养和造就起点高、基础厚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优秀本科毕业生可提前或免试攻读校内外(包括中科院,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我院学生在学校的各类学习竞赛、国家四六级英语考试、全校统考课等各类考试中连续多年成绩名列全校前列,考试优秀率也多次名列全校第一,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例、学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一次性就业率较高。近三年毕业学生深受用人单位认可,就业主要单位有:深圳富士康集团,新创维(深圳)有限公司、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盈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朗坤软件有限公司、仁宝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松下万宝(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等。

教学成果:学院现有4门湖北省精品课程、4门湖北省优质课程。近5年来公开出版各类教材30多本。2001年以来,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0余篇;结题和在研的教学研究项目40余项,教师参加教研项目的比例超过60%;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各类教学成果奖10余项。

办学条件:教学设备较先进、实验仪器齐全,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两个专业在校内有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数学系设有“数学实验室”,物理实验中心拥有“大学物理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实验室”、“激光应用技术实验室”、“光电子技术实验室”和“计算物理实验室”,它们能够很好地满足各种教学实践需要;物理实验中心还设有“物理开放实验室”和“物理演示与自学实验室”,面向学生全天候开放,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此外,学校在我院设有“大学生数学建模创新基地”和“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基地”,选拔和组织优秀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推荐学生参加湖北省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比赛、湖北省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设计比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等。

科学研究:目前,我院已形成了以下相对稳定和一定基础的科学研究方向:偏微分方程振动理论及应用;随机信号分析;数学方法在地学中的应用;光电子技术与光谱学、光信息探测与光电仪器、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等。近五年来,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收录的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8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等各类科研奖励10余项。近年来,我院加强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每年都有多人次参加国外各种学术会议,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访问、进修和合作研究,同时也经常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来我院讲学和学术交流。我院已陆续成为10多个专业学术学会的理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