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的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探矿系,属建校初期最早的四个系之一。1952年国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傅承义教授(195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受聘主持筹建工作,同年开始培养第一批本科生,国内许多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如傅承义院士、秦馨菱院士、翁文波院士、曾融生院士、顾功叙院士和刘光鼎院士等都曾先后在我院任教。1975年学校迁址武汉,并于2003年5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现设有学院办公室、应用地球物理系、固体地球物理系、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1个校级研究所:地球内部成像与探测研究所; 2个院级研究所:能源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

全院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教师53人, 实验技术人员11人,思政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11人。教师中有特聘院士2人(刘光鼎院士、杨文采院士),双岗院士1人(金振民院士),“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夏江海教授),“楚天学者”讲座教授1人(朱露陪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1名(王琪教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徐义贤教授), “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名(罗银河教授),“楚天学子”1名(毛娅丹副教授)。教师中教授23人(博导13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5人,占84.9%;有硕士学位的教师5人,占9.4 %。在年龄结构方面,目前教师队伍中年龄大于55岁的8人,占总数的15.1%;46~55岁的13人,占24.5%;36~45岁的9人,占17%;小于35岁的23人,占43.4%。

学院现有学科体系理工兼备,以工为主,涵盖“地球物理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其中,我院负责建设的“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二级学科属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固体地球物理学”是湖北省优势重点学科。拥有“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建有“地球物理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地球物理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也是“地球系统过程与矿产资源”“和“三峡地质灾害研究”两个“985”优势学科平台的支撑学科。

在人才培养上,我院积极探索固体地球科学与数学、物理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深度交叉融合,培养人格高尚,身体健康,适应能力强,学风严谨,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我院培养的各层次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全国同类学院的前列,近十年合格本科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现有在校本科生约860名,硕士研究生约240名,博士研究生约120名,工程硕士研究生约100名。

我院是“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岩土钻掘与防治“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支撑学院之一,建有10多个专业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先进,总投资超过3000万元。正在积极申报“地球内部组构多尺度成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十一五“期间,我院科学研究取得一系列进展。2007~2011年间科研总经费近1亿元,获得各类科技项目近30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2项,包括:国家重大专项课题1项,国家973专题3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国家外专局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类项目26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1项,青年基金项目14项);国家863项目2项,863重点项目课题1项;其他项目200多项。

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520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18篇(国际81篇,国内37篇),EI检索论文94篇(国际58篇,国内36篇),会议论文被ISTP检索71篇。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门。出版教材和著作5部,发明专利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4项,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

我院的长期发展目标是:建成地球物理学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学院。为此目标,学院将构建大地球物理学科体系,培养适应国家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水平专业人才。以高水平人才队伍和科研团队建设为核心,引领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的发展方向,着力发展保障地质资源供给的探测与成像新方法,增强地球深部探测与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能力,积极培育支撑地球科学发展的信息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