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翻译
专业代码:050257
翻译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能熟练使用英语在科技、经贸、外事、文化、旅游等部门从事英汉口、笔译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听说、英语写作、英语阅读、高级英语、基础笔译、基础口译、翻译理论入门、翻译职业知识、视听译、文体与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批评与欣赏。
翻译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娴熟的口笔译技能,能够胜任外事、商贸、科技、文化、教育等部门翻译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并为翻译硕士和博士教育输送优秀生源。
翻译专业工作内容:
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外事接待、商务、旅游等口笔译工作,在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从事外语翻译教学及与翻译有关的科研、管理等工作。
翻译专业知识技能
翻译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3.具有扎实的相应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4.了解我国国情和相应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5.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
6.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翻译专业主要课程
笔译板块课程主要有英汉翻译技巧、汉英翻译技巧、文学翻译、商务笔译、科技翻译、法律翻译、旅游翻译、新闻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等,口译板块课程主要有视听译、随同口译、政务口译、商务口译、同声传译入门等,以及跟翻译能力紧密相关的其他专业选修课。
翻译专业就业方向
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外事接待、商务、旅游等口笔译工作,在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从事外语翻译教学及与翻译有关的科研、管理等工作。
翻译专业的就业前景
中国的翻译服务市场也在急速膨胀。目前,全国各类专业翻译注册企业有3000多家,以咨询公司、打印社等名义注册而实际承揽翻译业务的公司更有数万家之多。仅在北京,翻译注册公司就有100多家。武汉市翻译实力居全国第三,真正具实力的专业翻译公司不到10家。翻译专业就业前景不甚明朗。
面对巨大机遇,中国翻译行业开始步入规范。国家人事部从2003年开始试行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迄今考试已经举办八次,参考人数约44600人,平均通过率为30%。
该专家指出,与翻译就业前景相对较好的欧美国家相比,中国新兴的翻译市场仍比较混乱。目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翻译质量无法保证,没有细化的专业分工,市场价格不规范等方面。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政府部门主管翻译事业,一个统一、完整、系统的政策规范还没有到位。在西方国家,翻译行业普遍有政府主管单位某种程度的政策指导。
同时,翻译服务队伍不足仍然是困扰翻译产业的一大难题。中国译协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人员约6万人,翻译从业人员保守估计达50万人,而有关抽样调查显示该数字可能达到100万人。
目前国内市场最紧缺五类翻译人才,分别为科技口译、会议口译、法庭口译、商务口译、联络陪同口译和文书翻译。中国的翻译服务市场正在急速膨胀。
翻译服务队伍不足仍然是困扰翻译产业的一大难题。中国现有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人员约6万人,翻译从业人员保守估计达50万人,而有关抽样调查显示该数字可能达到100万人。即使如此,现有的翻译队伍仍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
首先,国内专业外语人员少,又集中在少数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和政府部门中;其次,外译中工作由于相对容易,人才缺口不大,但能够胜任中译外工作的高质量人才则严重不足,估计缺口高达90%以上。因此,翻译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