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地理信息科学
专业代码:070503
地理信息科学(原地理系统系统)专业介绍
地理信息科学(原地理系统系统)是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与测绘科学相互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它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数字摄影测量以及网络通信等高新技术,对与空间地理位置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应用的计算机技术系统。本专业培养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具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其专业领域应用本领,从事与地理信息技术相关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依托水利工程优势学科,面向工程行业应用,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该专业现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5人,高级职称和博士所占比例均为68%,组成了以年轻的教授、副教授、博士为骨干的教学、科研团队,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该专业教师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在研资金数百万元,获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其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十余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水利、环境、测绘、交通、人口、房产、矿山、城市规划、旅游、国土资源、军事、航空航天等行业从事与地理信息技术相关的开发、生产、管理和研究等工作。
本专业设有数字测量工程和地理信息工程二个专业方向,大学三年级开始分方向教学。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计算机类、地理类和测绘类等)、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等部分组成。近5年,毕业生考研录取率45%左右,每年都有优秀毕业生推荐到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学生多次在全国高校GIS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国家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
本专业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科学与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与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相关部门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灾害、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公司、高校、规划设计院所,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空间数据结构、数据库、程序语言相关学科等
此专业就业面十分广泛,毕业生可在与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相关部门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在国外的许多大学,而我国目前只有不到140所高校开设有该专业,所以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高级人才目前已经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且,随着国家各个部门信息化的进程,以及国内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开发的高科技企业的增多和发展状大,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还将增大,缺口也将扩大。
信息革命的浪潮方兴未艾,信息社会正朝我们一步步走来,我国已将信息产业列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必将获得巨大发展。可以预见,未来的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将为该专业学子提供更多现代化的、高收入的、令人羡慕的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