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简介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成立于1956年,现有工业控制研究所、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教授29名,副教授46名。现有在校本科生400余名,在校硕士生400余名,在校博士生近200名。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的科研文化根基穏固,以应用为本,积极支持教学人员进行具影响力、富实用价值的研究,多年来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出发点,始终坚持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结合,近年来承担了众多国家级科研项目,科技成果为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分别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20多项。控制系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工业过程建模与先进控制;集散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流程工业CIMS技术;基于网络的工业控制系统设计与工程设计;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大系统的分解、协调、优化;信息处理及网络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离散事件系统和混杂系统建模与优化;先进控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实现;环境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人工神经网络控制;复杂工业过程参数的集成化检测技术,软测量技术、多相流及特种参数的检测、新型智能化传感器的研究以及产业化、信息融合技术研究等。

1956年,浙江大学按教育部要求,开始筹建“化学生产的操纵及检验仪器”专业。

1958年,专业名称更改为“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及仪表”,简称“化自”。

1961年,化自专业首届本科生毕业,并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1年,专业名称更改为“工业自动化”,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

1984年,招收首批博士研究生。

1984年,成立工业控制技术研究所,下设四个研究室。

1989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博士后流动站。

1989年,筹建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第一批国家级高科技研究重点实验室之一。 1997年,成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1999年,控制系与光电系、信电系等系组成了浙江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6年,举行化自专业创建50周年大型庆祝活动。

2008年,控制系成为浙江大学院级单位,开始独立运行。

2009年,控制系承办2009中国自动化大会暨两化融合高峰会议。

控制系下设自动化一个本科专业。自动化专业培养具有自动化技术、仪器仪表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机器人技术等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在多学科领域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专业进入“工科试验班(信息)”大类招生。

目前控制系每年招收的本科生与研究生比约为1:1。随着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光明。学生的发展途径有:

(1)继续深造:完善的培养体系为学生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继续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年有60%以上的毕业生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

(2)进入职场:每年都有国内外的知名企业与各级事业单位前来招聘,毕业生供不应求。毕业去向为国家重点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内外著名企业。近几年的调查反馈显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系培养的毕业生素质好,特别是对毕业生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专业和管理方面的发展潜力等方面有很高的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