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化工系简介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简称化工系)的前身是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是1927年由我国化工教育先驱李寿恒教授创立的我国第一个化工系,我系师资力量雄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著名的化工系之一。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简称化工系)设有化学工程、联合化学反应工程、聚合与聚合物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化工机械、工业生态与环境等7个研究所。 化工系建有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高压过程装备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高分子系合建的“教育部膜与水处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化工系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4个本科专业,所有专业列入浙江大学工科试验班招生。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含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和工业催化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并经学校批准自主设立了制药工程和化工过程信息工程2个博士点。同时建有在动力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化工过程机械二级学科博士点,自主设立了动力装备信息工程博士点,并共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化学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化工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生物化工和应用化学为浙江省重点学科。 目前在册本科生(不包括2009、2010级)共计471人,硕士生730名,在校博士生265名。 截止2011年6月30日,全系在职教职工158人,博士后38人,项目聘用人员12人;其中,教授及其他正高职人员57人。教师中有1名长江特聘教授,2名长江讲座教授,5名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8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入选“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百人计划)”,14人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计划,1个研究团队进入教育部创新团队。 2010年科研经费到款10547.2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项,获资助金额1199万元,获批率为56%。获批科技部“973”项目2项,李伯耿、杨立荣为“973”首席专家。获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9项。被国际三大系统收录的论文343篇,其中SCI:192篇;EI:142篇;ISTP:13篇。 化工系十分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成立有“化工系国际交流与合作委员会”。广泛开展与世界著名大学的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课题合作,以及双方师生的互访、交流,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科研的发展。还聘请了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多名知名教授为化工系讲座教授、兼任教授等。 2010年教师出国交流56人次,学生出国交流36人次。5-6月,举办了化工系第一届国际交流月,期间开展了学术讲座、授课、合作办学洽谈等系列活动。 化工系还致力于开拓国际合作办学模式,2010年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化工系、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工学院、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化工系商谈了联合办学事宜。2010年10月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化工系签订了“2+2”本科生双学位联合办学协议。 化工系将继续发扬“求是”学风,加强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学科的整体实力和科学研究水平,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我国化工及相关工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