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物流工程
专业代码:110602
工业工程和物流工程专业介绍
1.专业历史
管理科学与工程兼收并蓄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为新的管理模式提供支持。无论是在买方市场或卖方市场的环境下,管理的基础、效率、成本始终是企业竞争的资本,它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基础,而管理科学与工程是支持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重要技术手段。
随着技术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提高企业的质量和效率成为每个企业关注的焦点。工业工程由于它的专业特色而受到了企业的欢迎。中国正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而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制造业最发达地区之一。无锡恰处于这一地区的中心。工业工程针对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类管理问题,如生产工艺的优化重组,生产现场的组织等提供了许多现实的解决方法。
江南大学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创建于1999年。为了适应社会对复合型管理应用人才需求,依托商学院管理和机械学院工程的强势背景,1999开始筹备建设工业工程专业,并于2000年秋招收了第一届全日制工业工程专业一个班。2001年、2003年在院校调整中分别与江南学院和东华大学无锡校区相关专业合并建立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6年获得硕士授予权(一级学科),200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目前在校研究生近20人。2006年设立物流专业,已经招收三届学生,目前尚无毕业生。目前在校生200人左右。
2.培养目标
工业工程与物流专业学制四年,授管理学学士学位。根据工业工程和物流专业自身的教育规律,确立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培养具有国际化和本土化双重管理视野、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掌握一门工程专业技术和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懂得现代经济与管理理论,掌握管理科学基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生产企业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估、改进及创新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从培养IE专业复合型人才出发,从教学体系改革、创业载体建设、创业过程指导等入手,强化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形成课堂教学、实践培训和社会实践三结合的独具特色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3. 师资力量
管理科学与工程为一级学科,本学科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工业工程、物流工程、金融工程、管理统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等研究方向。工业工程系师资雄厚,共有专业教师16人,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7名,48%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学历背景和年龄结构搭配合理。工业工程系汇聚了一批在省内外具有学术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在工业工程、生产与库存管理、物流与供应链、制造业信息化等方面打造了一支在工业工程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教学与科研团队。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梯队有一定优势。由于学科交叉和师资共享,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构建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弹性网状的教学体系。另外,工程系还与国外一些知名高校如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加拿大Kuwantlan大学 和香港中文大学等建有长期联系,聘请部分海外教授任本校客座教授。
4.专业负责人
唐建荣,男,1964年生于无锡,博士,教授,现为商学院院长助理,管理科学工程系主任,管理系学科带头人。先求学于河北地质学院,后读研于中南财经大学,再读博于南京大学。期间曾游学于温哥华SFU、Kuwantlen和墨尔本Monash等大学。积少成多,近年来出版专著一部,主编教材数本,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等各种课题30余项,累计完成经费50多万;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经济管理研究》、《经济管理》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中小企业管理、生态经济。
5.办学条件
本专业经过多年建设,已经拥有金工、ERP、系统仿真、香港LEO物流研究中心和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等专业实验室,专业实验室面积1890左右,实验室面积2400m2,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80多台,价值1000多万;本学科中外文藏书2.5万册左右,中外文期刊634种。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包括学士、硕士学位在内的教育体系,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本专业是学院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专业之一,已形成了本科、硕士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工业工程系与香港、美国、澳洲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许多企业长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无锡威孚集团,尚德太阳能集团,远东电缆集团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为本专业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专业实习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6.教学成果
工业工程和物流专业是商学院的特色专业。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统计学》、《财务管理》、《西方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主编或参编专著和教材20余部,主持或参与各种课题近50多项,发表专业教学论文100多篇。与无锡的龙头企业无锡威孚、小天鹅、用友软件、远东电缆、双欢集团产学研合作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学生的就业率100%,毕业率在95%以上,学位率85%左右;工程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并取得了较好成效,2006年、2007年的沙盘模拟比赛连续获得江苏赛区一等奖,全国比赛二等奖;2009年获得全球沙盘模拟三等奖。
7.专业特色
站在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高度,通过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努力构建科学基础、工程技术基础、文化基础以及基本技能有机结合的大基础教育。适当增加中小企业管理知识,注意加强基础教学,淡化专业方向,为不同学科间交叉、渗透、融合,搭建平台。科学分类,强化基础课和实用性实践教学。
工程技术+管理技术+计算机=工业工程,这是管理工程的基本特色。工业工程研究企业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使系统中的人、物料、设备、信息、环境等因素合理配置,优化运行,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本专业充分注重现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现代工程中的作用,掌握现代工业工程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在课程设置上包括机械制造基础、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工程管理三大技术群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既懂技术,又善管理,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经过长时间、多轮次的不断改革与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备条件、产学研结合、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管理与考核、院企合作、学生科技活动等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国内同类院校的相近专业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物流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系统掌握管理、经济、法律与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既能适应物流管理需要,又能从事物流系统优化设计和物流经营、管理、决策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按制造业、流通业、运输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等方向培养物流管理方面的高级管理人才,具体服务方向为:物流规划设计、企业物流管理、采购供应和产品营销、现代立体仓库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ERP、CRM、现代物流等)管理、企业物流设备管理等。
8.主要课程
工业工程专业代码110103,本专业总学分为165学分,理论学时数为2356学时;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专题讲座、金工实习、ERP计算机模拟实验等,共39周。主要课程包括管理学、机械工程 计算机应用、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机械制造基础、运筹学、工业工程导论、规划设计与物流分析、生产系统与质量控制、经济学等。
物流专业代码110210W,本专业总学分为165学分,理论学时数为2340学时;物流管理专业重点学习与现代物流相关的经济、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系统的物流项目运营能力和企业物流及物流企业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主干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规划与运筹、概率与数理统计、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运输组织与管理、采购战略与库存控制、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现代流通学、计量经济学、供应链管理等。
9.就业前景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在国外已有百年历史,是美国七大工程学科之一,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和生产型服务业基地,近几年对既有理工科基础又有管理知识的高层次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工业工程和物流专业因此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广泛就业于政府职能部门、三资企业、国有企业规划部、生产部、制造部、工业工程部、人力资源部、采供部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业设计院咨询公司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及设计开发工作。
物流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物流学、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运输经济学、运输商务管理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各级物流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物流规划、管理、组织、指挥、决策、在物流企业及企业物流部门从事生产与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物流技术人才。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创办较早,在物流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各类物流企业,工商企业的物流管理部门,各级物流行政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部门,商业、流通业管理部门,物流设备研发、销售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
1、物流业务活动基础知识 (1)物流的基本概念。 (2)物流管理基本知识。 (3)物流系统基本知识。 (4)物流基础英语。 (5)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 (6)物流标准术语。 (7)环保与安全知识。 2、公共关系管理知识 (1)客户关系。 (2)基本社交礼仪。 3、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合同法的相关知识。 (2)WTO有关法律知识。 (3)国际商法的相关知识。 (4)运输、仓储、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等相关法律知识。 职业道德: (1)终于职守,诚信待人。 (2)团结合作,顾全大局。 (3)爱岗敬业,遵纪守法。 (4)钻研业务,讲究效率。 (5)保守秘密,保证安全。 (6)勇于开拓,善于创新。 职业功能: 1、物流市场分析与供需管理:组织物流供需调查与分析、采购与供应物流管理、销售物流管理; 2、物流信息管理:物流信息分析、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 3、运输管理:运输组织与控制、运输成本管理; 4、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仓储作业管理、库存管理 5、配送管理:配送方案设计、配送作业管理 6、物流系统规划:物流规划的具体实施、物流成本核算与分析; 7、培训与指导
管理学、运筹学、物流基础、物流信息系统、物流工程、物流机械技术、国际物流学、电子商务概论、物流仓储技术、运输会计学、专业英语(物流)等。
各类物流企业,工商企业的物流管理部门,各级物流行政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部门,商业、流通业管理部门,物流设备研发、销售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
各类物流企业,工商企业的物流管理部门,各级物流行政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部门,商业、流通业管理部门,物流设备研发、销售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
物流工程就业前景分析:
物流师 现在1年就能挣10万 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人。相关统计显示,目前物流从业人员当中拥有大学学历以上的仅占21%。许多物流部门的管理人员是半路出家,很少受过专业的培训。
据相关人士透露,壳牌在国内招聘的应届大学生目前的薪金是每月6000元到8000元,在一年之后还会由相当大的提升空间。“现在一年就能挣个7万元至10万元,估计4年之后只会多不会少,因为能源越来越紧俏。”该人士表示。(职业定义: 在生产与流通领域中从事与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信息服务等物流活动相关的管理人员。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分三个等级,分别为:助理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职业发展历程: ①计划经济下的物流,即从建国初期到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前。 ②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即从改革开放到九十年代中期。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的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即从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现在。 职业现状和前景: 在目前的国内物流行业内,人才需求分布情况是:负责仓储和货物流通的是最基础的职位,这部分从业者比较多,但几乎都不是物流专业人才,他们的年收入在1万至2万元;负责业务和管理的经理是中级的职位,这部分人大多也不是物流专业人才,都是有一定经验的从业人员,他们的年收入在3万至5万元;出色的高级经理和总监是最缺乏的,他们的年收入在几十万元以上。
从业前景:据统计,在上海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员只有不到10万人,人才缺口达到50万,在上海的人才开发目录中,物流人才被列为12种紧缺人才之一。 职业能力特征: 有一定表达能力和计算能力,形体知觉好,听觉正常,色觉敏锐,动作协调性强。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职业必备知识: 1、物流业务活动基础知识 (1)物流的基本概念。 (2)物流管理基本知识。 (3)物流系统基本知识。 (4)物流基础英语。 (5)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 (6)物流标准术语。 (7)环保与安全知识。 2、公共关系管理知识 (1)客户关系。 (2)基本社交礼仪。 3、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合同法的相关知识。 (2)WTO有关法律知识。 (3)国际商法的相关知识。 (4)运输、仓储、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等相关法律知识。 职业道德: (1)终于职守,诚信待人。 (2)团结合作,顾全大局。 (3)爱岗敬业,遵纪守法。 (4)钻研业务,讲究效率。 (5)保守秘密,保证安全。 (6)勇于开拓,善于创新。
职业功能: 1、物流市场分析与供需管理:组织物流供需调查与分析、采购与供应物流管理、销售物流管理; 2、物流信息管理:物流信息分析、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 3、运输管理:运输组织与控制、运输成本管理; 4、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仓储作业管理、库存管理 5、配送管理:配送方案设计、配送作业管理 6、物流系统规划:物流规划的具体实施、物流成本核算与分析; 7、培训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