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是中国矿业大学主要工科学院之一。学院前身是1951年创建的矿山电机工程系,1953年更名为矿山机电系,1981年更名为自动化工程系,1995年建立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学院目前有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和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信息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江苏省特色专业。学科涵盖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现有电气工程、通信与信息工程一级学科以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二级学科博士授予点,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电气工程、控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3个工程领域硕士授予点,设有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目前拥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国家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江苏省重点学科、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电力传动与自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气信息类基础教学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院不仅拥有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深厚的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于洪珍教授,还有1人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2人获得孙越崎青年科技奖,2人获得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1人被评为“江苏省教学名师”、6人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计划,4人获得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学院现有教职工180人,其中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30人)。
学院一直致力于电气工程、信息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近三年来,学院获得科研经费共计11294万元,其中横向科研经费9473万元,纵向科研经费1821万元;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20余项,包括“863”项目6项、“973”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科技与教学奖励40余项;出版专著与教材20部,发表论文116篇,其中SCI、EI收录103篇,授权发明专利29项。
学院现共有在校学生366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55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03,本科生2708人。学院以重点学科为依托,充分发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优势,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素质高、能力强,在历次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各类机器人大赛等一系列赛事中屡创佳绩。学院还积极推行国际化教育,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同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等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先后共同培养本科学生近300人、硕士研究生100余人、博士研究生20余人,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日益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