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简介

化学化工学院

学院概况

.1920年成立化学系(原中央大学)。

.1928年成立化学工程系,并培养了赵承嘏、恽子强、曾 昭抡、赵宗燠、柳大纲、袁翰青、王葆仁、高怡生、黄 耀曾、高鸿、胡宏纹、时钧、陈鉴远、嵇汝运、陈荣 悌、黄葆同、陈家镛、楼南泉、梁晓天、闵恩泽、朱起 鹤、陆婉珍、张存浩院士等一大批科学家。

.1958年国家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以化学工程系为母体 成立了南京化工学院(现南京工业大学)。 .1988年东南大学出于学科发展需要,恢复建立了化学化 工系。

.2006年东南大学为全面提升学校发展格局,成立化学化 工学院。下设:化学系、化学工程系、制药工程系、高 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学科设置

学院现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应用化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制药工程和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工业催化五个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全国“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评估排第20位;拥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五个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材料物理与化学、制药工程、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三个硕士点以及化学工程、生物工程、材料工程三个工程硕士点。

专业

方向

化学化工与制药类

(大类招生)

化学(理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特色专业、校级品牌)

精细化工

高分子化工

制药工程

学院博士生招生30—50人/年,硕士生招生130—150人/年,本科生招生90—110人/年,已经形成博士:硕士:本科=1:4:3的最佳布局,每年研究生人数超过本科人数,提前实现了由教学型学院向研究型学院的转变。

科研特色

科研机构:东南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东南大学制药工程研究所、东南大学有序物质科学研究中心、东南大学新药研究中心四个学校建设研究所及中心,东大—海昌(台湾)技术研发中心、东大-中盐常化新材料研究中心、东大-盐城冬阳生物制品研究中心三个校企共建研究中心,江苏省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生物药物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光电功能材料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抗肿瘤药物高技术重点实验室四个校省共建重点实验室,学院建设的《化工时刊》。

科研主攻方向:精细化工的“化工技术与工艺”以生物柴油技术与工艺、含氮杂环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工艺、异电银浆的生产技术与工艺、生物化工技术与工艺为代表;“工业催化剂”以环境友好型催化剂、低碳烃脱氢催化剂为代表;新材料的“新材料功能性材料”以介电材料、光敏性材料、生化材料、仿生材料、氟材料、光学膜胶粘材料、OLED新型显示材料为代表;“新能源开发”以太阳能电池、新型化学电池、多孔储氢设备为代表;“环保型材料”以改性沥青复合材料、油田抗乳及破乳剂、无磷水处理剂为代表;新药的“制药”以生物制药、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天然药物分子的合成、药物缓释系统为代表;“医疗诊断设备”以综合性诊断试剂盒为代表。

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 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基金50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4项;国家973计划子课题 2项;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3项;江苏省工业支撑项目11项;江苏省自然基金 12

项等科研项目。

科研成绩:学院以国家发展目标为立足点,强化纵向研究,加强服务社会功能,与企业合作共赢;在 2004年学院科研经费仅 300万左右,在实现科研由横向项目向纵向项目的转移之后,近几年科研经费以倍数增长,至 2011年底科研经费达到 1921万元左右。学院始终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五年共发表高水平SCI、EI论文 100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数204多项,其中实用新型申请数 5项,发明授权数 80多项,实用授权数 6项。学院高水平论文发表在东南大学雄居前茅。2006年成功申报江苏省“化学化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化工”校级研究生科技创新平台。2009年成功申报江苏省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 5项,市科技进步奖2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 2项。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 1篇,校级优秀硕士论文 1篇。主办有《化工时刊》全国性学术期刊。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 103人。其中教授 26人,副教授26人,讲师19人;博士生导师 27人,硕士生导师 27人;在专任教师中:长江学者 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名、新世纪优秀人才 4人、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3人、省“六大人才高峰”5人、省“333工程”人才3人、“青蓝工程”培养对象 3人。

学院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院发展的核心,特别注重对国内外优秀人才及团队的的引进,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波等著名大学的优秀教师给学院的教学、科研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科研新法;专任教师中 78.2%具有博士学位,36-45岁的教师占 60%,合理的教师结构与比例,基本满足各类人才培养需求,并构架成学院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

国际交流

学院努力加大与国内外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及有关政府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学院先后举办国外(德国、美国、日本等)的专家、教授主讲的学术讲座有50余场,获得国际间合作项目多项,与台湾中央大学教授进行对口学术交流,扩大了我院的综合影响力。

学校与美国休斯敦大学签署联合培养计划。学院对化学专业的本科生进行重点培养,专门制定教学计划,专门实施双语教学,并为 TOEFL、GRE达到一定标准的学生提供毕业后直通休斯敦大学进入研究生学习通道。

本科专业介绍

学院在 2012年本科将按照化学化工与制药专业类招生。学生在完成第一年基础专业课程学习后进行专业选择,学生依据自身的兴趣及一年级学习积分,有选择进入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和制药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学习;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在完成第二年学习任务后,将进行专业方向选择,分别进入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及化工二个方向学习。

化学专业

主要专业课程

大学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工程制图以及电工技术基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Ⅱ、物理化学Ⅱ、结构化学等。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主要专业课程

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计算机辅助化工设计、化学工艺学、化工设备及化工厂设计、精细化学品、精细有机合成、分离工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及加工、聚合物合成工艺、功能高分子材料等。

制药工程专业

主要专业课程

化工原理、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生理药理学、微生物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合成及制药工艺学、天然药物化学、生化制药、药代动力学、药事法规等。

升学与就业

学院的本科教学将主要通过理工结合、医工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掌握化学、化工、制药及相关技术领域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技能,综合素质高的本科毕业生。学院在注重学生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强化学生实验和工程实践环节训练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将充分接触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药物制备等学科的前沿领域和最新进展,强调化工与制药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适应面宽,毕业以后可到有关科研院所、高科技公司、高等院校、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化工、制药、环保、材料等方面的科研、开发、教学、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学院的毕业生以扎实的基础、深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与认可。近几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均在 90%以上,其中考研升学率 40%—50%,出国率约在 10%左右,毕业生考研选择面宽泛,专业选择跨界面大,涉及材料学、生命科学、医学、电子学、交通学等学科领域。

网址:http://chem.seu.edu.cn/

电话:52090624-6313、6318

Email:101002679@se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