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成立于2009年11月,以原社会学系和人口研究所为主体,按照社会学一级学科架构组成而成的。下设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人口研究所、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四个基本单位,并设有社会学研究所、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吴泽霖(1898-1990) 言心哲(1898-1984) 胡焕庸(1901-1998)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具有悠久的学术传统。1924年大夏大学创立之初就在文学院设立了历史社会系。1928年,社会学家吴泽霖担任系主任,开展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研究,创办史地社会论文摘要月刊,后来发展为《历史社会季刊》。抗战时期大夏大学迁址贵阳,吴泽霖等积极开拓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研究,成为我国民族民俗研究的先驱之一。 1979年恢复社会学研究之初,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学会顾问言心哲教授就率先在我校成立了社会学研究小组;不久政教系设立了“社会学教研室”,开展社会学、民俗学等领域的研究。1981年政教系建立了全国首批社会学硕士点,并于1982年开始招收我国社会学恢复重建后的第一批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在整合校内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力量的基础上成立了社会学研究中心,吴铎教授为首任主任。2000年开始招收社会学专业本科生。2001年在原法政学院成立社会学系。2007年6月,社会学系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独立实体单位。2008年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并经教育部批准自主设置了“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硕士点。 华东师大的人口学研究很早。1957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地理系建立人口地理研究室,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任主任。胡焕庸早在1930年代就开展中国的人口地理研究,发现了著名的界定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爱辉-腾冲线,即胡焕庸线。华东师大人口地理研究室是新中国高校第一个人口研究机构,但在1958年反右运动中被撤销。1981年恢复人口地理研究室,1983年正式建立人口研究所,并招收人文地理专业人口地理方向硕士生、博士生。1986年设立人口学专业的硕士点,2000年设立人口学专业的博士生。 民俗学也是华东师大的传统学科。在吴泽霖之后,罗永麟、陈勤建等民俗学者继续开拓,逐渐形成了民俗研究的江南风格。2000年设立民俗学硕士点。 社会发展学院共有教职员工42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为35人。另有紫江客座教授1人,双聘兼职教授1人。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90%的专业教师具有海外求学或访问的经历。学院有全国性学会副会长2人;上海市学会副会长以上5人。中国地理学会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外国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我院。 社会发展学院充分发挥在社会学、人口学、民俗学、人类学等领域的学术优势,积极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正在成为一个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学综合研究机构。新世纪以来,社会发展学院的教师出版各类著作、教材100多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际合作项目50多项。30多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科研奖励。 社会发展学院挂靠的校级学术研究机构有:社会学研究中心、社会学研究所、现代城市社会研究中心、社会调查中心、青少年与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社区文化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民俗、社会、文化联合研究中心、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等。社会发展学院还是教育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的主力单位之一,与基地结成了密切的学术互动关系。社会发展学院每年派出教师到海外著名高校进行研修和访问,并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著名高校保持了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学院目前设有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社会工作硕士六个硕士点和人口学博士点,并与其他校内单位共建人文地理等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社会学、人口学等专业还纳入到了我校与巴黎高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目前,学院在读硕士生、留学生110多人,博士生20多名。自1982年招收研究生以来,已累积培养硕士研究生200多名,毕业生就业渠道宽广,深受各用人单位欢迎。 学院设有“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自招收本科学生以来,以改革教学制度、培养一流社会学、社会工作人才为宗旨,引用国外新型的教学方法,已有10多门主干课程实施了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教学,在致力于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注重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启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实践能力,已收到显著的成效,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几年实现100%。目前,学院自办有《社会学快讯》和《社会学探索》两种不定期内部刊物,并为本科生设有“大学生华夏科研基金”,专门用于资助本系本科生的科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