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复合材料与工程
专业代码:080408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复合材料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适应现代材料学科的高科技化发展趋势,掌握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重点掌握高性能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能够在国防、航空航天、汽车、化工、能源等关键行业从事复合材料与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材料设计、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运行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研究方法和测试技术、复合材料学、复合材料制品成型工艺与设备、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基础、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纺织结构复合材料、材料表面与界面等。
实践环节
工程设计制图课程设计,工程训练,大学物理实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四大基础化学实验,材料科学实验,复合材料物理化学实验,复合材料大型工艺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专业特色
本专业结合东华大学在纤维材料研究开发方面的优势,将高性能纤维及其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发展重点,兼顾金属和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除复合材料专业知识外,重点了解碳纤维、芳纶、PBO 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等高
性能纤维制备原理与技术是本专业的特色。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正副教授15人,其中博导4人。除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以外,还承担了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防科工委、上海市科委、中国石化总公司等方面的重要科研项目,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多项。本专业拥有完善的复合材料方面的仪器设备,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
就业前景
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各类体育用品、汽车、建筑、工业用品等涉及复合材料制造企业的设计师与工程师,高分子合成与加工、化工等相关企业的生产研发、营销,相关科研院所研发人员,贸易公司技术开发、市场营销,公务员等。
就业情况
近几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复合材料方向本科生的就业率均达100%,主要录用单位有美国通用电气、上海大众、日本东丽等公司。
咨询电话:021-67792362
E-mail:xwm@dhu.edu.cn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新型复合材料生产原理和生产工艺、能胜任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等生产企业基层管理工作和实际岗位操作,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可以就业于与复合材料相关的汽车、建筑、电机、电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信息通讯、轻工、化工等有关企业和公司,担任工程研究人员、工程师和营销管理人员,从事设计、研发、分析、生产、测试、评价、营销、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高等院校、研究设计院所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通过学习,将具备了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掌握复合材料结构、组成、工艺过程及设备、性能与应用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
2.掌握复合材料制备与工程研究、开发设计与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具有对复合材料进行材料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开发先进复合材料及制品的能力;
3.掌握材料微观结构、性能的现代测试方法和宏观生产过程的工程测试技术;
4.掌握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和设备原理;
5.了解复合材料学科前沿发展信息;
6.具有较高的外国语(一门)水平,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课程设置
材料复合原理、复合材料学、复合材料工艺设备、复合材料工厂设计概论、材料学概论、复合材料的实验技术、高分子化学及物理、高分子物理、机械制图、热工基础及设备、复合材料工艺学、复合材料聚合物基础、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就业于与复合材料相关的汽车、建筑、电机、电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信息通讯、轻工、化工等有关企业和公司,担任工程研究人员、工程师和营销管理人员,从事设计、研发、分析、生产、测试、评价、营销、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高等院校、研究设计院所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以就业于与复合材料相关的汽车、建筑、电机、电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信息通讯、轻工、化工等有关企业和公司,担任工程研究人员、工程师和营销管理人员,从事设计、研发、分析、生产、测试、评价、营销、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高等院校、研究设计院所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该专业既重视学生数学、力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培养,又重视学生的工程能力训练,并对有关专业课实行教学内容的国际接轨。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理论与工程的结合、自然科学知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会设有工程设计制图课程设计、工程训练、下厂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实验有高分子物理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复合材料制备与加工实验、材料性能测试实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