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专业代码:080414M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教育部2010年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之一。我校在材料学科具有优势地位,是国家重点学科,也是首批开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我校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人类进入21世纪,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世界经济的发展又对能源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发展绿色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是国民经济和国家科技发展的发动机,也是解决能源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最佳途径之一,现已成为世界快速、稳定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新能源材料是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关键材料。该类材料包括硅材料、纳米材料、介电材料、膜材料、电解质材料、储能材料等。新能源器件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成人类所需的光、电、热、动力等任何形式能量的载能体,主要包括太阳能、化学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等形式的储能器件。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发展与技术水平,不仅在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而且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并在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新能源、新能源材料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因此,本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学生培养理念,专业方向以材料科学为基础,以半导体材料技术、化学电源技术、太阳电池技术等为特色。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结合、自然科学知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新能源科学与技术发展所需的合格和创新性人才。
本专业设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基础和技术基础课程,还设有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物理化学、材料结构与性能、电化学基础及实验、新能源科学基础及实验、传输学(传递过程原理)、太阳能电池材料及器件工艺、先进储能材料及器件工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实验等学位专业核心课程和实验,以及科学研究训练、工厂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课题研究等实践环节。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深造机会多,将面向光伏、化学电源、能源管理、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企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能在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从事研究、设计、应用开发、组织管理和施工工作的新能源材料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化学能源、太阳能及储能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及器件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新材料开发、工艺设计、技术改进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在电力、汽车、医疗等领域的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新能源材料和器件的开发、应用和管理的工作,还可继续攻读新能源材料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材料、器件设计与制造、加工与改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正确选择和设计新能源材料与新能源器件加工工艺、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新能源材料概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研究方法与现代测试技术、材料物理化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纳米材料学、太阳能电池材料、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及技术、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储能材料与制备技术、先进节能技术、能源系统的集成设计、世界新能源发展态势系列讲座。
毕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化学能源、太阳能及储能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及器件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新材料开发、工艺设计、技术改进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在电力、汽车、医疗等领域的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新能源材料和器件的开发、应用和管理的工作,还可继续攻读新能源材料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可在化学能源、太阳能及储能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及器件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新材料开发、工艺设计、技术改进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在电力、汽车、医疗等领域的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新能源材料和器件的开发、应用和管理的工作,还可继续攻读新能源材料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四年制本科、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能在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从事研究、设计、应用开发、组织管理和施工工作的新能源材料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材料、器件设计与制造、加工与改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正确选择和设计新能源材料与新能源器件加工工艺、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的基本能力。
专业特色: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是适应我国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本专业是由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多学科交叉,以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及其器件设计、制备工程技术为培养特色的新兴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主要课程:新能源材料概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研究方法与现代测试技术、材料物理化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纳米材料学、太阳能电池材料、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及技术、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储能材料与制备技术、先进节能技术、能源系统的集成设计、世界新能源发展态势系列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