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简介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创立于1943 年,是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现代教育和科研的策源地;力学学科创建于1958 年,土木工程学科创建于1907 年,均是中国高校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培养了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先驱、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茅以升,“水利泰斗”、两院资深院士张光斗,我国导弹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远望号”综合测量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学彦等一大批杰出校友。

学院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工程力学系、土木工程系、建筑学系、国际航运系和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系等6 个系,目前有5 个本科专业、16 个硕士点、7 个工程硕士领域和13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具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3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3 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科强势、平台优越。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流体力学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流体力学、岩土工程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新一轮学科评估中,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拥有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水中兵器水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研发基地;正在筹建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也是上海市唯一一所进入筹建阶段的国家实验室。

精英荟萃、名师汇集。全院共有教职工324 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 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 人、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7 名、长江学者6 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 名,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 名、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7 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 人。

“宽基础、重实践、国际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院以一流的力学学科为基础,由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学等学科形成强势学科群,在重视基础教学的同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设计与工程计算等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获得全面的素质教育。

学院有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与美国、荷兰、法国、日本、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高等院校、研究院和学术团体等建立了良好的学术联系,并和许多世界知名大学签署了人才交流培养协议。

2011 年学院除“建筑学”(五年制)专业单独按专业招生外,其它各专业按“海洋工程类”或者“土建类”招生。按“海洋工程类”和按“土建类”招生的学生进校后在学院同一个平台下学习,第三学期以后学生都可在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中进行选择,进入专业学习。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专业包含以下两个方向)

专业介绍

1、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方向。

本学科是以力学为基础,机电为两翼,全面应用信息技术研究各类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工程学科。主要培养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先进制造技术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型的高级人才,同时兼顾相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主要课程有:数学、力学、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系列课程、船舶原理、船舶设计原理、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现代造船技术、工程经济和管理基础等。

2、轮机工程及自动化方向

本学科是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重要的专业方向,主要学习和研究船舶动力装置及自动化技术,包括船舶主机及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动力装置系统性能优化与环保设计、推进系统稳、动态匹配特性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及控制策略、动力装置计算机监控及故障诊断技术等,培养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具有一定专长的宽厚型、复合型、创新型的船舶动力装置工程领域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船舶原理与结构、船舶主机、船舶动力装置控制理论、热工测试技术、船舶动力装置、轮机自动化等。

毕业去向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单位、海事局、国内外船级社、船舶公司、海洋石油单位、船舶运输管理、船舶贸易与经营、海关、海上保险和海事仲裁等部门工作,也可到相近行业和信息产业有关单位就业。

轮机工程及自动化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船舶与海洋(或船舶柴油机)工程设计研究院(所)、国内外船级社与船舶检验部门、船舶修造、柴油机制造公司、动力机械制造企业、船舶贸易与经营公司、海关、海上保险和海事仲裁等部门工作,也可到相近行业和信息产业有关单位就业。

土木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

本专业2008 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009 年第三次通过建设部本科教育评估。土木工程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 名(双聘)、教授( 含研究员)16 名、副教授(含副研究员)26 名。本专业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组织学生到大型设计院实习或毕业设计,到大型建设工地施工实习,参加全国和华东六省市结构设计大赛等竞赛项目,并屡获佳绩。本专业于2010 年6 月首批获教育部批准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我校共有6 个专业获准实施该计划)。

该计划实行校企联合培养,以本行业先进企业为实践教育基地,企业导师参与培养,加强实践教育,实行导师制和小班化管理。土木工程“卓越特班”名额为30 人,实施4+2 模式,本科毕业后可获得直升专业硕士资格,继续按“卓越工程师计划”进行硕士阶段培养;学生也可选择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且在实习企业有就业优先权。

毕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土木工程专业相关领域的大型研究院所、设计院、施工单位及房地产公司等单位工作。

交通运输(国际航运)专业

专业介绍

国际航运系成立于1995 年,学科定位是以航运为特色的综合交通运输,重视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养具有从事国际航运规划与管理、航运金融、物流管理、国际船务、船舶贸易与经营、海事纠纷处理等方面工作能力,能开展与国际航运及物流管理有关的经济、技术和法律等领域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数学、工程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船舶贸易与经营、国际航运管理、班轮与租船运营管理与实务、国际物流地理、航运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集装箱与国际多式联运、国际海事政策与法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交通工程基础、系统工程、预测与决策科学等。

毕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国内外航运及物流、航运金融、船舶贸易与经营、海关、海上保险和海事仲裁、交通运输企业、政府部门等相关领域工作。学习成绩优秀者可免试直升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或出国交流学习。

建筑学专业(五年制)

专业介绍

建筑学科兼顾技术与艺术,是我校唯一的五年制工科专业。本专业立足于高起点,突出交叉性和国际化,以理、工、文、艺的相关知识为依托,研究建筑物及其室内外环境。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建筑设计、建筑科研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时获建筑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以建筑设计及其原理为主干,同时重点学习建筑历史、景观环境、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构造与材料、建筑环境科学与室内设计等专业课程。

毕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也可从事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项目管理、房地产策划、景观环境设计及其相应的建筑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入学后需加试美术(素描),不合格的学生可以在学院内调换专业;学习优秀者可出国交流学习或免试直升攻读硕士学位。

工程力学(工程分析技术与软件)专业

专业介绍

本专业主要培养解决各类工程实际中的力学问题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与研究人才,包括材料和结构的力学行为、结构强度与寿命设计、力学性态理论与实验研究、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优化、大型工程软件应用与开发等领域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外语、实验研究、数值分析与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能力。主要课程设置为力学、材料力学行为、先进测试测量技术、计算力学与程序设计、复杂机械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大型工程软件应用与开发等。本专业对约1/2的优秀本科生实行缩短学制(共六年)的本硕连读(免试直升)。

毕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航空航天、机械工程、材料科学、车辆工程、建筑工程、海洋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计算、软件应用与开发、实验分析、产品CAD与优化等工作,或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还可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