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专业代码:090202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能在与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相关的行业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产业开发等工作的高级管理和科学技术人才。要求学生了解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管理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具有独立获取和处理信息、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组织和管理以及预测和决策的能力。本专业以多处教学实习基地为依托,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中学习基础知识和理论,还要将理论与野外技能相结合,尤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管理素质的培养。
主干课程:动物学、遗传学、动物生理学、鸟类学、兽类学、野生动物生态学、野生动物营养学、野生动物管理学、自然保护区学、保护生物学、野生动物饲养学、野生动物疾病防治,其中野生动物管理学和动物生理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本专业招收理科考生,学制4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具有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咨询电话:0451-82190389,0451-82190616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野生动物繁育、驯养、检疫、疾病防治和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野生动物科研院所、国家海关和边境口岸、工商、自然保护区、动物园等部门或单位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利用、检疫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到科研院所、国家海关和边境口岸、工商、自然保护区、动物园、动物饲养场等企事业单位,能在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物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驯养繁殖、产业开发以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生产管理等部门从事相应工作。 毕业后也可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林学、生物学、畜牧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显微制片、生物化学分析、饲料营养成分分析、野生动物无线电遥测技术、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及自然保护区资源调查方法;
4.具有野生动物繁育、保护、利用、疾病防治、检疫,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及经营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利用及森林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野生动物学科、保护生物学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林学、动物科学、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
主要课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生态学、森林环境学、生物技术、动物学、野生动物组织解剖学、生物化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野生动物生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30---35周。
就业方向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到科研院所、国家海关和边境口岸、工商、自然保护区、动物园、动物饲养场等企事业单位,能在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物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驯养繁殖、产业开发以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生产管理等部门从事相应工作。 毕业后也可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就业前景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到科研院所、国家海关和边境口岸、工商、自然保护区、动物园、动物饲养场等企事业单位,能在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物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驯养繁殖、产业开发以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生产管理等部门从事相应工作。 毕业后也可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代码:090303),属于农学大类,森林资源类。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的交叉学科,不仅涉及动物科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对动物检疫学、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物组织解剖学、生物化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的技术人工繁殖有深入了解。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野生动物繁育、驯养、检疫、疾病防治和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野生动物科研院所、国家海关和边境口岸、工商、自然保护区、动物园等部门或单位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利用、检疫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保护生物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预防兽医学、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显微制片技术、动物解剖、生物化学分析、饲料营养成分分析、自然保护区规划、动植物检疫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野生动物产品鉴定与开发利用、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专业代码:090253
知识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林学、生物学、畜牧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显微制片、生物化学分析、饲料营养成分分析、野生动物无线电遥测技术、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及自然保护区资源调查方法;
4.具有野生动物繁育、保护、利用、疾病防治、检疫,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及经营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利用及森林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野生动物学科、保护生物学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林学、动物科学、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
主要课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生态学、森林环境学、生物技术、动物学、野生动物组织解剖学、生物化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野生动物生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30---35周。
相近专业
林学 森林资源与保护游憩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