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保险学
专业代码:020303
保险学专业培养适应我国保险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要求,具有保险学、保险业务与管理、金融投资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
保险学专业培养目标
能够从事商业性保险业务的营销、经营管理、社会保险基金运作与管理、保险监管等实际工作以及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保险人才。
保险学专业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管理学、保险学、经济法、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保险学原理、保险精算、财产保险原理与实务、人寿保险原理与实务社会保险、人寿与健康保险、财产和责任保险、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利息理论、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公司金融等。
保险学专业现状
一)学科建设。自保险学教育在中国兴起,学界对其认识和定位就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保险学科属于“大金融”的一部分,隶属金融专业学科。保险与金融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是在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保险业日益注重资金运用,加之精算技术的广泛应用,强调保险学科的“大金融”属性,有利于强化保险教学中的金融和数理基础,合理配置金融方面的教学资源,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金融保险人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保险专业被纷纷撒并为金融专业,所涉及教程多以金融、保险知识为主。另一种观点认为,保险学科不应简单定位为金融学科,它既涉及了经济、金融、数学、统计学知识,也涉及了法律和多种专业技术知识,因此保险学科是一种复合学科,需要宽口径教学。由于认识和定位方面的差异,保险专业被不同的院校分别归于财金学院、经济学院、审计学院、商学院、保险学院等不同的学科体系中。 (二)课程设置。目前全国保险专业高校所开设的课程可划分为五类:一类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数学、外语、计算机及其应用、应用统计、会计等。二是基本理论,如宏观和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哲学、法学等。三是专业基础理论,如保险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风险管理学、国际金融学等。四是保险专业课,如财产保险、人身保险、海上保险、再保险、寿险精算、利息理论、健康保险等。五是保险经营管理与监管,如保险经营、保险管理、保险营销和保险监管等。
(三)师资配备。经过25年的发展,我国保险教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师资力量日益雄厚。据统计,截至2004年,我国共有保险院校86所,总师资1194人,其中教授160人,副教授413人,讲师451人,助教170人[1]。这些教师队伍中,有的是从其他专业转行研究保险学科的,有的是保险专业自我培养的,还有的则是出于保险综合教学的需要吸收了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
(四)教材编写。“八五”期间,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织编写了一套“高等院校金融类教材”,其中的保险教材既体现了保险基础的普及性,又反映了财产保险、人寿保险等险种的专业特色,为我国早期保险教育事业和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期间,教育部又启动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编写工作,一批新的保险主干教材面世并在教学中被选用。新的教材既继承了前人的理论基础,又总结吸纳了我国保险业理论与实践发展成果,也借鉴了国际保险业最新研究内容。还有的学校积极借鉴国外保险理论研究成果,采用欧美优秀的保险原著直接用于教学。保险主干教材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丰富了保险教学的内容和视野。
(五)人才培养。设置有保险学本科专业或方向的高校逐年增加,就读保险学专业的学生也大幅增加。截至2004年,全国保险院校在校生20849人,其中,博士242人,硕士1483人,学士10566人,大专8062人,中专496人[2]。
(六)教育模式。目前,有专家将国内保险学教育分成了以西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和武汉大学为代表的几种保险教育模式(分别简称为“西财模式”、“南开模式”和“武大模式”。见表二)由于办学历史、资源禀赋等条件各不相同,这几种模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保险学专业深造机会
保险学专业相关的会计学、国际贸易、统计学、企业管理等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这些专业均设有与本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学院还设有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
保险学专业就业方向
保险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毕业生可到中外商业性保险公司从事保险业务的营销、经营管理;可到社会保障机构、中央银行、相关监管机构和政府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宏观保险管理工作;也可到外贸公司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管理和研究工作。
[金平果大学专业信息库]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外语(201英一、202俄、203日)
③303数学三
④816西方经济学
①初试参考书目
同国民经济学专业
②复试:面试
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
加试科目:①保险学原理②保险企业经营与管理
参考书目:《保险学》(第三版)王绪瑾经济管理出版社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魏巧琴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保险学专业就业前景:
保险是一个产业,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险种的设计、保费的定制到保险的销售,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保险人才参与其中。比如说保险学中的精算方向,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非常高,此类人才也往往最为奇缺。此外,风险管理、再保险方向的知识体系都非常复杂而有用,绝非保险营销这么简单。
保险专业毕业不是去卖保险。社会上对保险专业的就业存有不少误解,不少人认为保险专业就业就是卖保险。事实却远非如此,保险营销只是保险业中一部分工作,其他工作诸如组训、培训讲师、核赔核保人员和资金运作人员、精算人员不仅人才需求大,而且工作体面,待遇优厚。保险业不光需要吃苦耐劳的营销人员,更需要具有比较深厚的理论素养培养本科层次的专业人才。根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对中外大型保险公司所做的发函征询调查,这些我国的主导保险企业都对高级保险专业人才具有极大需求。
保险学专业人才具体就业去向除了专门的保险企业外,还有中介企业、社会保障机构、**监管机构、银行和证券投资机构、大型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等,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