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光源与照明
专业代码:080603M
一、业务培养目标及要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光源与照明技术领域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跟踪掌握该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备在半导体光源材料、芯片制备等相关领域从事照明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检测以及照明控制工程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半导体照明行业及相关太阳能光伏企业胜任产品研发、工程应用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和研究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光源与照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扎实的数、理、化自然科学基础和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受到光源、照明及电气工程相关的产品研发、系统运行、信息处理等专业技能的训练;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光学工程、物理学
三、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A、大学物理A、英语、电路分析基础A、模拟电子技术C、软件技术基础C、数字电子技术C、自动控制理论、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照明设计、发光材料及其应用、半导体照明原理与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应用光学、光谱分析、光电检测技术、光辐射测量技术、光电传感技术、微纳加工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灯具光学设计、光电显示技术、LED光源散热设计、太阳能光伏原理与应用等
四、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入学教育及军训、专业基础实验、金工实习、电子工艺教学实习、光源与照明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五、计划制定工作组
组 长:王云才
副组长:杨毅彪
成 员:张朝霞、贾华宇、王磊、孙钦军、陈智辉等
附件1:光源与照明专业实践环节
附件2:光源与照明专业学时、学分结构表
附件3:光源与照明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
培养目标
光源与照明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光源与照明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掌握照明用光源尤其是半导体照明材料、装备、工艺及照明控制工程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具备半导体照明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智能化控制、工程设计与施工、产品检测、技术管理等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在半导体照明行业及其相关的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公司、光电子整机企业等单位胜任微光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工程应用和性能测试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在光源研究和开发以及销售部门从事管理工作。毕业生可从事工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设计、气体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及其电光源的应用研究工作,近年来更在PHILIPS、GE等外资或合资企业中备受欢迎。
具有良好光源与照明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掌握照明用光源尤其是半导体照明材料、装备、工艺及照明控制工程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具备半导体照明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智能化控制、工程设计与施工、产品检测、技术管理等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在半导体照明行业及其相关的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公司、光电子整机企业等单位胜任微光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工程应用和性能测试等工作
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
普通物理、高等数学、外语、理论物理、电子线路、算法语言和微机应用等。主要专业课程有:气体放电物理、电光源原理、光辐射测量、真空物理与技术、照明设计和灯具设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控制、光源电器、阴极电子学、光源化学,还有专业实验,工艺与实习。
专业课程
计算机基础、近代物理、气体放电与光源、高等数学、外语、电器原理与设计、电气照明设计、光电测试技术、电气工程基础等专业课程,培养的学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就业方向
主要在光源研究和开发以及销售部门从事管理工作。毕业生可从事工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设计、气体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及其电光源的应用研究工作,近年来更在PHILIPS、GE等外资或合资企业中备受欢迎。
就业前景
光源与照明专业是一门为人类带来光明的边缘交叉学科,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国防、医疗卫生、商贸办公、文化娱乐和日常生活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其特殊和重要的地位。[1]2010年9月,天津工业大学开设国内首个“光源与照明”专业,以学校为研发中心,以工大海宇为实践中心的光源人才培养基地。
2011年9月,浙江省首个“光源与照明”本科专业落户浙江丽水学院,面向浙江、安徽、河南、甘肃、山西等省份录取的首批82名学生已全部入学。该专业是丽水学院和浙江省一家照明电器行业龙头企业(山蒲照明)合作,填补了我省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本科人才培养的空白,主要培养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本科人才,学制四年,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012年9月,山西省首个“光源与照明”本科专业在太原理工大学开办,面向山西,天津,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开始招生。主要培养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本科人才,学制四年,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012年09月,安徽省皖西学院开办“光源与照明”本科专业。2012年9月,辽宁省大连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办“光源与照明”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
光源与照明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光源与照明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掌握照明用光源尤其是半导体照明材料、装备、工艺及照明控制工程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具备半导体照明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智能化控制、工程设计与施工、产品检测、技术管理等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在半导体照明行业及其相关的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公司、光电子整机企业等单位胜任微光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工程应用和性能测试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增设
2010年3月1日,从天津市教委获悉,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公布2009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天津工业大学申请增设的光源与照明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80610W)获教育部批准。该校成为全国首个设置该专业且专门培养半导体照明技术人才的高校。
培养要求
为国家培养从事光源与照明专业的人才。
从业领域
主要在光源研究和开发以及销售部门从事管理工作。毕业生可从事工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设计、气体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及其电光源的应用研究工作,近年来更在PHILIPS、GE等外资或合资企业中备受欢迎。
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
普通物理、高等数学、外语、理论物理、电子线路、算法语言和微机应用等。主要专业课程有:气体放电物理、电光源原理、光辐射测量、真空物理与技术、照明设计和灯具设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控制、光源电器、阴极电子学、光源化学,还有专业实验,工艺与实习。
专业课程
计算机基础、近代物理、气体放电与光源、高等数学、外语、电器原理与设计、电气照明设计、光电测试技术、电气工程基础等专业课程,培养的学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应用领域
光源与照明是一门为人类带来光明的边缘交叉学科,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国防、医疗卫生、商贸办公。
发展意义
半导体照明技术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高技术领域之一。半导体照明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新型照明光源,具有传统照明光源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具有长寿命、高亮度、色彩丰富、环保、节能、微型化等特点,是照明领域发展的新趋势。
开设院校
复旦大学、深圳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河北联合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皖西学院、大连工业大学、丽水学院、安徽工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湖北工程学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