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是全国民族院校中唯一从事哲学与宗教学教学与科研的机构。
1956年,中央民族大学在政治系中开始招收哲学专业的本科学生,标志着中央民族大学哲学学科的创立。直到“文革”前,招收四届本科生。“文革”期间,哲学专业停办,政治专业招收的四届学生。1977年恢复高考后,政治系哲学专业恢复招收本科生。1985年创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始招收成人专升本的学生。1986年2月,成立哲学系,并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成了宗教研究所,成为系所合一的教学科研机构。1989年开始招收宗教学专业的专科学生,1994年开始培养宗教学专业的本科生,成为拥有哲学和宗教学两个本科专业的教学单位。1997年开始,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和宗教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1998年获得宗教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宗教学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中国哲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为适应宗教学学科的发展,2000年8月,哲学系更名为哲学与宗教学系。2001年宗教学学科成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006年获得伦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7月,更名为哲学与宗教学学院。2008年11月,本科宗教学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成立哲学研究所。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是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当代重大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所在地,也是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与宗教”项目“民族宗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子项目的建设单位。
学院下设6个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宗教学理论、民族宗教、世界宗教;4个办公室:学院办公室、本科教学办公室、研究生与科研工作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
二、队伍建设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现有教职工26人,是一支精干的队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3人;教授11人,副教授3人,讲师6人;有博士学位的16人,有硕士学位的2人。
教师年龄结构合理,50岁以上6人,40岁到49岁6人,40岁以下8人。
教师的学缘关系多样,涉及到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全国十余所著名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
教师中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之“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1人,“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当代重大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首席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名,国家社科基金评委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北京市优秀教师2名,北京市师德先进教师1名,中央民族大学“十佳教师”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