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运动康复
专业代码:040306M
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康复医学和训练学的理论基础、现代康复诊疗技能、传统康复治疗技能的专门人才;培养面向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主战场的,能够有效预防、治疗运动伤病,指导功能康复、体能训练的高层次运动伤害防护师、康复治疗师等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熟悉国家体育卫生的工作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掌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中外运动康复与健康方面的学术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独立思考、合作精神和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实际能力。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运动解剖学、人体生理、运动生理学、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康复心理学、医学统计学、组织学、药理学、病理学(含病理物理学)、免疫学、外科学、内科学、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含针灸、按摩)、运动疗法原理与技术、运动损伤学、运动医务监督、临床运动疗法学、理疗学。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理学士
就业方向:运动训练基地、医药卫生系统、社区康复治疗师;体育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各级各类教学单位师资。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现代发展需要,在初步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相关知识,成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及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康复治疗师。
运动训练基地、医药卫生系统、社区康复治疗师;体育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各级各类教学单位师资。
知识技能通过学习,将具备了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熟悉国家体育卫生的工作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
2、掌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了解中外运动康复与健康方面的学术动态和发展趋势;
4、具备独立思考、合作精神和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实际能力。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中医基础、人体解剖、运动解剖学、人体生理、运动生理学、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康复心理学、医学统计学、组织学、药理学、病理学(含病理物理学)、免疫学、外科学、内科学、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含针灸、按摩)、运动疗法原理与技术、运动损伤学、运动医务监督、临床运动疗法学、理疗学。
7相近专业体育教育(040201)、运动训练(040202*)、社会体育(040203)、运动人体科学(040204*)、民族传统体育(040205*)、休闲体育(040207S)。
就业方向
专业方向:运动训练基地、医药卫生系统、社区康复治疗师;体育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各级各类教学单位师资。
就业前景
随着群众体育运动越来越火,与之相伴的运动损伤以及运动过程中营养搭配、自我保护等成为大众急需了解的知识。过去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主要针对专业运动员展开,相关人才培养少,具有系统的医疗和体育相结合知识的人才更少,因此相关人才一直是各大训练基地、健身俱乐部需求的热点。
10开设院校国内现在开设了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高校包括:北京体育大学(10043)、天津医科大学(10062)、天津体育学院(10071)、内蒙古科技大学(10127)、包头医学院(10133)、沈阳体育学院(10176)、上海体育学院(10277)、南京体育学院(10330)、武汉体育学院(10522)、广州体育学院(10585)、玉林师范学院(10606)、成都体育学院(10653)、西安体育学院(10727)、潍坊医学院(10438)新疆医科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