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核物理研究所 简介

50年代后期,在“向科学进军”号召的鼓舞下,金永龄、周瑞英先生、物理系领导和一批青年教师争取到国家科委和教育部的支持,筹建核物理专业。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于1963年建成了2000多平方米的以400kV高压倍加器为中心的核物理实验室,由此开始了北师大人向核科技进军的伟大征程。在六十年代中期,利用高压倍加器完成了多项国防军工任务,为发展我国的核科学技术作出了贡献。六十年代末,参加了电子部组织的696会战,承担了离子注入设备和半导体元器件注入工艺研究,研制出了400kV离子注入机,这是我国研制的最早的离子注入机之一。1978年张荟星代表全体参加工作人员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400kV重离子注入机”和“离子注入研究”获两项科学大会奖。1979年1月经教育部和北京市科委批准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核物理专业为基础建立了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暨北京市辐射中心,由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市科委双重领导,其主要任务是“开展核分析技术、离子注入技术、辐射化学、辐射生物学等核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以及低能加速器研究,同时承担北京市工、农、医等方面的辐射服务和应用推广工作”。金永龄先生担任了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所的第一任所长和北京市辐射中心的第一任主任,周瑞英先生任常务副所长、副主任。所(中心)建立以后,从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等调进了一大批核科技专家,在所人员曾达到130人。1981年中科院院士黄祖洽教授调进北师大并担任了低能核物理研究所所长,以后黄先生一直担任低能所名誉所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至今,成为所(中心)发展的学术掌舵人。“六五”、“七五”、“八五” 期间在金永龄、周瑞英先生带领下,建立了5MeV电子直线加速器、钴源、中子源等,广泛开展了辐射消毒灭菌、辐射保鲜、辐照改性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完成了国家科委重大引进项目“北京医疗用品辐射消毒基地”的建设,该工程投资1000多万元,历时8年。92年该基地建成以后从辐射中心分离出去,成立了北京市射线应用中心,目前已发展成年产值4000万元以上的核辐射科研和产业基地,这是所(中心)成立以来为首都科技和社会发展作出的一项重要贡献。还为教育部、卫生部、国家环保局等部门主持或参与制定过多项核技术发展规划,辐射剂量和卫生标准等,并协助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北京举办过多期辐照技术培训班,为核辐射技术在我国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推广应用作出了贡献。先后获省部级以上奖11项(包括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以胡华旦教授为首的电子学教研室以过硬的技术争取到我国首次承担的高技术工程“反应堆控制系统”的研制任务。经费达136万元,是建所以来争取到的经费额度最高的科研项目,对当时稳定人心、鼓舞士气、推动所的改革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此后该组又以王树德教授为首连续承担了清华大学、核动力研究院的4个核反应堆控制系统的更新改造任务,去年又承担了863重大项目“中国快堆工程”控制系统的核心研制任务。该组还获得两项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在“七五”期间,张荟星教授等争取到“材料表面优化处理MEVVA源的研制”、“强束流重离子注入技术及在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的应用”、“强束流重离子注入金属机理的研究”三个863课题子项目,经过三个五年计划的连续奋斗,研制成功MEVVA源系列注入机和MEVVA系列磁过滤表面沉积装置,为材料表面优化处理、表面界面物理研究、多层纳米膜制备及性质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已有三十多台MEVVA源设备安装到内地和港台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公司企业。张通和教授、林文廉教授等强流金属离子注入机理和应用研究也取得突出成果。在该研究方向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省部级奖8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MEVVA源离子注入机”获国家新产品证书。颜一鸣教授等在“七五”末期启动的X光调控技术研究在“八五”、“九五”期间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研制成功的系列X光透镜产品已销往美国、荷兰、德国、比利时、日本、内地和台湾多个著名的大学、研究所和公司,成了推动X射线仪器更新换代的强大动力。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美、德、荷三国发明专利及中国4项专利。“整体X光透镜”获国家新产品证书。目前该方向已成为所(中心)最有生命力的研究方向。在60年代末就启动的离子注入半导体器件与工艺研究在所(中心)成立以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80年代初张通和、来永春等人完成了《硅材料中注入硼离子电参数手册》的研究编制并开展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离子注入浅结工艺”和“离子注入形成浅结和离子束感生界面混合机理”研究。在“七五”期间,韩主恩、李国辉等争取到重大军工器件攻关任务,建立了一条200多万元的半导体器件实验生产线,开展离子注入半导体新型微波和光电器件、MeV高能离子注入、Si白光退火等研究,完成了多项国防军工任务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合同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省部级奖8项。近两年该方向又开辟了两个新课题:一是在黄敞教授指导下开展的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偶载场效应管为核心技术的片上系统(SOC)研究;二是和北大微电子所、信息产业部电子48所合作开展的四英寸SOI材料产业化工艺研究,这两项研究已成为所(中心)的两个新的有生命力的生长点。黄祖洽院士亲自指导的统计物理、非线性动力学、强场物理研究每年都有数十篇论文发表在国内外物理学最高层次的刊物上。2002年初,以黄祖洽为核心的北师大理论物理学科入选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在中子物理和核数据测量、低能离子生物学、脉冲辐解和快速反应动力学、微弧氧化技术及其应用、PIXE技术在大气环境分析中的应用等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研究领域获省部级奖8项。丰硕的学术成果提高了所(中心)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扩大了影响和知名度,促进了我们和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早在七十年代初这里就接待过日本、欧美国家的访问学者。张荟星、张通和等也是我国文革后最早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学者之一。所(中心)是许多全国专业学会的挂靠单位或是主要会员单位,有十多人分别担任过有关学会的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秘书长、国内外多种杂志的主编、编委,多种国际组织的成员、顾问等,主办过十多次国内外学术会议,聘请了像丁肇中、邓昌黎、朱唯干等国际著名学者担任所(中心)的客座教授。1993年国家教委批准以我们所(中心)为依托建立了射线束材料工程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更名为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至今已设立和完成100多项开放课题,和内地、港澳台、俄罗斯、欧美、日本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公司企业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所(中心)也逐步发展成一个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基地。1981年和物理系一起首批获得理论物理和凝聚态物理两个博士点和硕士点,并独立获得原子核物理专业的硕士点,1989年和物理系一起合作办了材料物理本科专业,1995年所(中心)所在的北师大物理学科被批准建立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北师大物理学科被选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1998年被批准建立核技术与应用硕士点,1999年学校批准低能所独立承办材料物理本科专业,2000年北师大物理学科获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同时和物理系、天文系一起获光学二级学科博士点,2001年学校正式批准以低能所为依托建立北京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2年1月又被批准建立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至此,所(中心)已有四个博士点和6个硕士点。今年正准备申请建立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的博士点和硕士点。至今所(中心)已培养博士32名,硕士生131名,博士后10名,材料物理专业本科生270名。黄祖洽院士1人就培养博士生13名,硕士生6名。他培养的博士生杨洪流的博士论文被评为1999年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并于当年获得洪堡奖学金去德国作博士后研究。鉴于北师大低能所(北京市辐射中心)在科研和人才培养中的突出表现,1994年底被国家科委选为国家七个基础性研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在三年多的试点改革中,所(中心)坚决执行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在吸引人才、稳定队伍、调整学科、改善科研环境、增强调控手段、调动各类人员积极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推动了产学研的全面发展。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所(中心)已具有大型仪器设备固定资产2700万元,房屋4300平方米,在竞争中形成了X射线调控、强流金属离子源及材料表面改性、低能离子生物学、等离子体微弧氧化技术、SOI材料等这些在国内外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加上具有传统优势和实力的统计物理和非线性动力学、辐射效应和辐射加工,中子物理和实验技术,PIXE技术在大气环境中的应用、光电子技术、核反应堆控制技术等使得北师大低能所(北京市辐射中心)在国内外核科技领域充满活力,硕果累累。所有这一切为铸就北京师范大学百年辉煌历史添加了璀璨的光彩。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百年华诞时,我们北师大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北京市辐射中心)的全体师生员工将更好地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以产业为龙头,争取实现产学研在新世纪中的跨越式发展,为把低能所(辐射中心)建设成为一个在物理学、核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领域内特色鲜明、水平一流、成果丰硕、充满创新精神、享誉国内外的科学研究基地,原始创新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