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中药制药
专业代码:100805M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和中药制剂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有关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生产、设计、管理和科研的中药制药方面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熟悉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知识。
(2)掌握制药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掌握药物生产工艺设计方法;了解药物生产常用设备。
(4)掌握中药制药生产工艺管理;熟悉营销理论与药事管理法规、政策。
(5)了解药物新剂型、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动态,具有重要新制剂、新工艺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
(6)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具备较熟练的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制药工程制图、中医药学概论、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物理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制药工程原理、中药制剂分析、电工电子学、中药材概论、制药设备、中药化学、生物化学等。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药理学、药剂学、中药分析和制药工程等中药新药研发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中药药物制备、药品质量评价、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的能力;掌握现代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思路、方法和实验技能,具备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药品质量研究、新药药理作用评价的能力,能胜任现代中药创制和生产等方面工作。
中药经营企业、医院中药房、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和中药养护等相关部门,中药生产企业、医院、药检部门的中药检验及其它与中药有关的单位部门,从事中药材栽培、中药商品购销和管理、中药加工炮制、中药养护、中药检测、制剂生产、调剂、质量监管等工作。
通过学习,将具备了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 掌握中药饮片、中药制剂生产的基本理论、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
2、 熟悉中药饮片、中药制剂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关键因素;
3、 了解常用生产设备的结构、使用和日常维护;
4、 具备常用中药制剂生产制备的职业能力以及分析、解决生产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5、 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及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主要课程
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物理化学、中药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设备和车间设计、GMP管理工程,方剂与中成药、药用植物识别技术、中药鉴定技术、中药调剂技术、中药贮存与养护、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制剂检验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制药工程基础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或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
就业方向
中药经营企业、医院中药房、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和中药养护等相关部门,中药生产企业、医院、药检部门的中药检验及其它与中药有关的单位部门,从事中药材栽培、中药商品购销和管理、中药加工炮制、中药养护、中药检测、制剂生产、调剂、质量监管等工作。
就业前景
毕业后可以去中药经营企业、医院中药房、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和中药养护等相关部门,中药生产企业、医院、药检部门的中药检验及其它与中药有关的单位部门,从事中药材栽培、中药商品购销和管理、中药加工炮制、中药养护、中药检测、制剂生产、调剂、质量监管等工作。
中药制药工程研究的目的就是在科研成果和产业化生产过程中搭建一座桥梁。这座桥梁的构筑,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亦需要各种人才的交流和综合,更需要不同相关行业之间的优势互补。我们应加强我们国家自己开发、自主创新的制药装备的知识产权保护,力争今后10~15年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
一是中药制药工程集成技术的创新,特别是产业化生产中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提取、浓缩、纯化过程的工业集成制造技术的创新。“集成制造技术”是一类最新的工业技术概念。在中成药制造业中通过一系列提取、分离、浓缩、纯化操作的有效组合和计算机的集成控制,可实现从中药原料药到目标产品的全程控制,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生产出中成药产品。
二是中药在生物基因工程方面的创新技术及其装备。至2013年研制一种生物药的周期已由原来的5~6年缩短到20个月左右。基因疗法、克隆技术的重大突破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加速,预示着生物技术在制药工业的广阔发展空间。
三是中药提取、分离、纯化工艺技术及其装备的创新。例如:中药荷电技术的进一步优化,荷电提取温度在80℃以下,防止了中药有效成分与热敏感成分的流失,其前景可观;中药提取液分离与纯化技术的新突破,用中药冷冻浓缩代替真空浓缩,使提取液在0℃以下完成浓缩过程,避免了有效成分因受热时间长而发生变化,同时浓缩物可逆性地溶于水,改善了提取物性能;超临界萃取、大孔树脂吸附、膜分离等技术及其装备的进一步优化及产业化等等。
四是中药粉体工程技术及装备的创新。包括制药粉体机械、粉体过程工艺技术、专用的功能性粉体材料及检测用装备,如制药粉粒体机械为超微粉碎机组;粉体物性测定和试验室研究及设备;制药粉体工程自动化装置及检测、计量传感装置;医药食品功能性粉体材料;制药粉体过程工艺技术(包括超微粉碎及相关技术、复合化及精密包覆技术、粒子设计及表面改性技术、机电一体化及自动化技术、洁净化及安全化技术)。
五是中药干燥工程工艺及装备的创新,特别是干燥方法的创新。如静电干燥技术,比常规热风循环干燥、微波干燥等有更多的优越性。
六是逆流层析分离技术。这是国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项分离技术,利用液液对流分配原理对物质进行分离,具有分离度高、分离量大、分离效果好、成本低等特点,适合天然药物和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分离提纯。
七是中药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中药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组合封闭式数字程控装备的开发是今后10~15年的重点,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数据库网络的建立,传统的中药生产工艺及其装备将会出现一次革命。
在此新的形势下,如何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让传统的中药适应世界医药生产的发展趋势,把中药引向未来,面向世界,造福人类,是中药制药工程发展的重要课题,亦是历史赋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