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公共事业管理
专业代码:110401
学制:四年(限招英语)(本专业以理科生为主,兼招少部分文科考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运用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在卫生事业单位及相关领域从事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1) 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
(2) 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熟悉卫生行业的基本经济规律;
(3) 掌握一定的医学与法律知识,熟悉国家卫生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4) 掌握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技术与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备基本的管理、人际沟通、协同合作和组织实施的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经济学、概率论基础、管理学原理、运筹学、医院会计与财务管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管理文秘、中医学基础概论、现代医学基础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卫生统计学、卫生法学、社会医学、流行病学、行政法学、卫生事业管理、医院管理学、卫生经济学、计算机网络等。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公共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或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服务系统等的办公和管理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计算机技能;熟悉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技能和写作能力。
毕业生应掌握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
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
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开设课程该专业除开设社会学、管理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讲授的课程有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组织学、公共部门危机管理、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非盈利组织管理、管理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运筹学、会计学、应用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行政学原理、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管理伦理学、市政管理学、管理定量分析、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与分析等。
就业方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服务系统等的办公和管理工作。
发展现状本专业教育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个方向,其中,涉及的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非师范类教育都是由教育管理专业衍生而来。教育管理专业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是以近代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以近代公共教育制度建立发展的进程为背景。
19世纪以来,欧美各国先后设置管理全国教育的教育行政机构,1817年普鲁士设置教育部,1828年法国设教育部,1871年日本设立文部省,1899年美国成立教育部,德国直到1979年才设立联邦教育部。然而教育管理专业的开设是20世纪的事情,本世纪初法国首先出现培养教育管理人才的现象,这是由于当时法国认为:国家有权把整个教育事业作为制度加以组织管理,并负责建立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任用教育人员,建立教育的诸种设施,以及用法律规范、国家控制或干预教育活动的程度。德国培养专门的教育管理人才的做法影响其他如美、法等国家并使这些国家也开设了专门培育教育管理人才的专业,以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
二次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活中的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卫生事业等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另外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恶化也使环境保护机构普遍设立,社会保险等社会的稳定器也开始出现于经济生活中,这些公共事业机构的产生要求社会对它们进行有序的管理,这样教育管理专业就由单一型方向产生出包括文教、卫生、体育、社会保险、环境保护等方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且由于这些公共事业机构直接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而受到高度重视,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人员要求具有专门的知识,受到专门的训练,这样,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普遍在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中建立起来,并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了公共事业的所有方面。
在新中国建国后,包括教育管理专业在内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人们称为一门被遗忘的学科而长期排斥在教育科学之外。这是由于当时的具体背景条件决定的:在当时,我国百废待兴,各项事业的建设刚刚展开,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由于经过长期战乱而远远落后,由于科技水平的落后,专业人才的匮乏,因此认识不到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加上受前苏联的影响较大,教育体制基本按照前联苏斯模式建立,这导致了一度开放的教育管理课程停上。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人们生活也得到提高。经济交往日益频繁,人们对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机构的建立和完善呼声日涨,各项公共事业机构随之建立起来,而此时国外公共事业机构管理经验,管理方法也进入我国,这就迫切需要专业人才来加以掌握,以便更加科学、有效地管理公共事业机构,使这些机构处于良好的运作状态之中,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运而生,并加以了细化分类。即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经过近10多年的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在我国初具规模,不仅有许多院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从培养专科、本科大学生到培养硕士、博士生。每年向全国各地招收大量的学生,并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在文教、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开设具有较长的历史,已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并且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该专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呈细化的趋势。即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仅分成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专业,而且分成环境保护机构管理专业、卫生机构行政管理专业、体育机构管理专业以及社会保险机构管理专业等。并辅以相应的背景知识训练与培养,以真正培养专业化人才。
21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正加紧进行,各行业都要求具备专门知识,受过良好专业训练并适应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专业人才来进行管理,国内外竞争更加激烈,这就要求我们的专门管理人才要具备国际社会同类人才的知识水平,以便在各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要求在教育层次上首先与世界同步,这对于我国仍是新兴学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来说是个巨大挑战。但总的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而社会的需求必然给它以强大的动力,促进它进一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并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杰出的高级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