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080901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计算机高级软件人才,能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各种计算机技术,能承担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工作,也能在各行业中肩负引进计算机技术,建立和维护计算机应用系统,以及进行相关应用项目的开发、研究、管理工作。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外,还可以选修多种学科的选修课,以适应今后广泛的学科交叉发展形势的需要。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为适应社会对程序技术人员的需求,在专业课中设置了两个主要方向:一个是C/C++程序设计及Windows编程,另一个是Java程序设计和Java高级应用技术,使学生掌握两种平台上的程序设计,为学生今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专业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Windows编程、Java语言、Java高级应用技术、软件工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编译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网站设计与技术、Web应用开发、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工程、网络协议分析、无线自组织网络、图像合成与创意、Flash动画设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图形学、三维图形设计、流媒体技术、搜索引擎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Linux应用、人工智能、软件测试等。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科研单位、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设计、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2013)
专业解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陈志泊
自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软件、硬件及其相关技术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我们平时所用到的手机、电视、电话、电子邮件、企事业单位的管理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信息化系统等无不包含着计算机的相关技术。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计算机软硬件、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无线传感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这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计算机已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生活、工作中必不可缺少的工具,精通和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各行业迫切需要具有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专业人才。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计算机人才,将学生培养成能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了解计算机相关硬件技术,重点掌握在各种网络环境条件下的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的高级技术人才。为适应社会对计算机软件人才的需求,面向就业市场办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重点突出了两条编程主线:一条是C/C++程序设计及Windows编程,另一条是Java程序设计和Java高级应用,这两条主线涵盖了当今软件开发领域中的主流平台和技术,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生毕业后能在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事业单位、科研单位、国家政府机关、银行、通信、金融等部门中从事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下的软件设计、开发、维护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管理和维护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专业特点是适应面广、就业口径宽,知识更新频繁,重视研究开发与设计的基本功训练。
大量的事实和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表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就业形势最光明的专业之一,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各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此外,目前很多高校、科研单位都设置了计算机专业方向以及与计算机应用方向有关的交叉学科的硕士点。我校目前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两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同时拥有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两个专业学位点。本科毕业后,保送和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这样,就使本专业学生有更多的深造机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渐行渐爱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孙升芸
高考之后填报志愿,我曾经信誓旦旦的说过,绝不报考计算机专业,因为计算机专业对抽象思维和数据逻辑分析的要求比较高,涉及的知识不仅深而且广,太不适合女生学习了。阴差阳错,最后我竟然读了我本人以为绝不会学习的专业。经过近三年的学习,可以说,我对自己的专业是从恨到爱,渐行渐爱,发现她是一个很美丽的学科。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回想起大一的专业学习生活,虽然那时候的课程很少,专业课更是少,尤其是第一个学期。但是这很少的课程已经把我们搞的晕头转向,云里雾里。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应该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吧,刚刚接触程序语言,觉得甚是晦涩难懂,搞不清i++和++i,不明白什么是递归,更捋不清指针是怎么回事,让我措手不及。在这样的状态下,我没有放弃对她的学习,因为我知道,她是一门基础课程,是培养专业素质的基石。老师也没有放弃我们,给我们额外的加实验课,培养大家的动手实践能力,渐渐的,对这门语言有了了解,时而编一些小小的程序,帮同学们解答一些问题,从中获得的成功感觉渐渐地培养了我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对专业的兴趣和求知欲,不断的推动我对专业的学习,打好了专业学习的基础,渐行渐远,渐行渐爱。
全面精细的专业课程设置
到了大二大三,专业课越来越多,对专业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计算机专业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侧重应用的宽口专业,对实践技能要求很高。随着对专业的深入认识,不少同学开始确定自己的方向,大致有三个方向:
软件编程方向:编程方向,主要是以C++和Java为两条主线,一方面是微软的一套,另一方面是SUN公司的一套,学习的主要课程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Windows编程、Java语言、Java高级应用、数据结构、数据库、Oracle数据库、Web应用开发、问题求解与编程等。软件编程前途大好,好多软件开发单位需要这样的人才,经验和能力很重要。
网络方向:计算机网络与操作系统方向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集成、网络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算法技术、数字传输技术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等方面的知识,适合网管和技术支持,如果网络出现了问题,能马上找到结症并快速解决。主修课程有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网络安全、网络协议分析等。
图形、图像方向:对图形、图像或者艺术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朝这方面发展,可以从事网页制作、广告设计等平面、立体设计策划工作,或者研究图形图像建模、压缩编码、图像分析等。
专业课程的设置即全面又精细,让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自主的专业学习环境
学习计算机专业,仅仅凭两只耳朵和两只眼睛是完全不够的,还要应用到实际中,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学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实际操作的机会,比如说每年都会有校级和国家级的创新性项目、电脑文化节、编程比赛等,学院老师大力支持和鼓励我们参加,并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主的学习环境,即巩固了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我参加过很多次学院里组织的编程比赛,过程是痛苦的,但是结果却是美好的。每当遇到难题都有一种放弃的想法,但是这时候沉下心了,仔细钻研,即使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种探索的过程也是美妙的。很多女生都不爱编程,但是我觉得,只要把心沉下去,避免浮躁,编程也只不过是a piece of cake。
光明的前途
在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社会覆盖面之广,为软、硬件及网络维护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为我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是一个交叉学科,就业面非常的广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渗透到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管理、控制、应用系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当代社会中计算机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计算机专业又是一个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学科,未来的社会需要更多、更快、更小巧、更方便应用的计算机软硬件,这就使得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在未来的社会中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带着这种憧憬和动力,相信我们专业的明天会更美好。
痛,并快乐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韦智芳
进入大学学习,常常会有人问我所学专业的类别,我会回答“我是学计算机的”,“啊?!一个小女生也去学计算机?是不是很辛苦啊?好佩服你哦!”听到这样的疑问,我常常是一笑过之。若要让我概括对所学专业的总体感觉,套用白岩松的一句话,“选择计算机专业,痛并快乐着”!
前些年一直流传一种说法“未来的世界不懂计算机和英语,便等同于文盲”,这种说法是否科学、全面我们暂且不论,单就计算机在当今社会的普及程度来说,相信没有任何人可以质疑它的地位。纵观当代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大到跨国集团小到家庭住宅,都离不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平台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历数一天里的各项活动,从学习工作到休闲娱乐,计算机更是扮演了无人匹敌的角色。Computer已经俨然一个伙伴、一个挚友,愈来愈走近我们的生活,甚而深入人心地参与起了我们的喜怒与哀乐!
一方净土,一笑尘缘,我与计算机的半生缘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其实自己与计算机还算比较有缘,不知此生的次次相遇,是否为前世的频频回眸而修来的因缘轮回。
都说男生常常沉溺于游戏的世界不能自拔,其实电脑游戏,并不是男生的独宠儿。小学五年级的我,就常因为在网吧玩儿电脑游戏仙剑奇侠传“乐不思蜀”,而被气急败坏的父亲“提溜”回去。通关之后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有了进一步学些“真刀真枪”“真本领”的想法,加上家里的大力支持,于是在小学六年级时,就开始跟着老师学起了简单的QBasic编程语言。上了初一,学校有了稍微正式的兴趣班学习,于是我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起了Pascal编程语言,初二有幸代表学校参加市级编程比赛。中考顺利考上了市级重点高中,在高一校内选拔时,又顺利进入了集训队进行更为正规的编程学习与小组讨论,并通过了市级选拔,代表学校到赛事城市参加NOIP全国编程联赛,在那里,才第一次真正见识到了编程高手的真面目,感慨着自己接触到的知识实在是少之又少。
高考顺利通过后,进入北京林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开始了系统的计算机本科阶段的学习。而编程的兴趣也继续得以增长,在拿到校内ACM编程月赛一等奖后,有幸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ACM选拔赛五场中的两场。
总之,编程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念一清静,一叶一如来,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学计算机,真的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当园林系同学摆花弄叶、歌颂风光无限美好时,我们趴在地上对着冰冷的机箱察看少了哪根数据线;当国贸系同学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时,我们挂着黑眼圈、摆着苦瓜脸苦苦思索到底哪个函数定义错误;半天看不懂一行解释、一整天程序没有任何进展更成了家常便饭。但当你排除一个个error,实现一个个功能,体会到一轮又一轮的欣喜之后,你就能体会到什么叫做“眼袋渐宽终不悔,为依消得人憔悴”。
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参加的两次国内外的大型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大赛,中国赛CUMCM和北美赛MCM。简单来说,该项比赛是用数学和计算机建立合理模型,处理大量数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指定时间内(国赛72小时、美赛96小时),将解题过程和结果写成条理清晰的论文进行提交,队员不超过3人。
比赛时,三人被“关”起来,先是苦思冥想、沉默不语,接着一触即发、唇枪舌战,再来面红耳赤、僵持不下,再接着饥肠辘辘、归于平静。忽一人计上心头,两人茅塞顿开,三人添油加醋。于是分头行动,各显神通。查资料、抠算法、写草稿、编程序,还需一个做夜宵。大家徘徊于沮丧和兴奋、绝望与痴狂之间,都被折磨得睡眠不足,四肢无力。焦急地在论文上划上句点之后,接下来就是品尝捧着论文时的甜蜜感和交完论文后的失落感。全国赛决赛答辩之后,身心疲惫,发誓下次再也不参加了。但在不到半年后的12月,又开始组队,准备来年2月的长达四天四夜的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于是,同样的人出现,同样的事发生。或许,既让你疲惫又令你着迷,这就是数学与计算机的原汁原味。
在我眼里,计算机是一门极具应用价值的交叉学科,它与其它学科的结合,能创造出一个个美妙的奇迹,而数学建模,则是计算机与数学完美结合的典型例证。乐趣源于创作,而创作无止境,故乐趣无止境。数学之美,在其高度抽象、对称或近于对称的公式、严谨的推导、精炼的注记符号……这些都让我感受到那种简洁而精妙的美。计算机的神通在其高度具体,通过循环、判断、迭代,递归组合出大千世界。尽管最终得到的只是一组冰冷而精确的数字,但仍会为那0.1s的提速而绞尽脑汁,为那出乎意料的结果而翘首企盼。抽象利于模型的推广,具体有助问题的优化,当抽象的数学和具体的计算机相结合时,许多问题就变得清晰可解,我相信不少难题的正确推导将指日可待。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用心积累,必将游刃有余
人们常说,学计算机,很苦的。是的,确实很苦。但是,我想说的是,比辛苦工作更糟糕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无聊。如果我们不辛勤一点,收获到的就正是无聊!达到了目标后,辛苦会在成功的喜悦里被忘却。稍停之后,另一个目标到来,又有更多的辛苦,这才是人生!
计算机的学习,很注重实践和积累,要求你从实践中来,并回到实践中去。只有通过不停地实验,不断地积累,知识才能被消化,技能才能被掌握,学科才能得到发展。
常听前辈们说,“计算机这个专业如果学不好学不精,就等于没有专业!”简历上频频出现“熟悉”、“可以操作”、“掌握”等含糊不清的词语实在显得单薄无力,如果能在某项技术前理直气壮地冠一个“精通”的动词,必会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身价倍增。这就需要在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白了自身爱好之后,为自己定一个深入学习的方向。等到你在某个领域学通学精,看到辛苦努力换来成果,碰到问题从容面对、游刃有余时,快乐的感觉也就了然心间了。
最后总结一句话:计算机的学习,虽苦犹乐,我坚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本专业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开发,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本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值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图形学、人工智能、计算方法、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以及算法设计与分析、人机交互、面向对象方法、计算机英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硬件部件设计及调试、计算机基础训练、课程设计、计算机工程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或理学学士
毕业生适合从事软件开发、动漫设计和计算机教学与维护管理工作,也可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工作。
第一,短期内社会需求仍然很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前景广阔。从全球IT行业的发展看,经过几年的低迷发展,IT行业已经走出低谷、大有东山再起之势,IT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出蓬勃生机。从中国情况看,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达到 180多万,印度达到90万,而中国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不足40万。这就说明,中国计算机软件人才短缺,这将严重束缚中国IT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中国东部与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出现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急需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将很大。
第二,随着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增多,就业竞争将更为激烈。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总数为1683所,本科学校679所,其中505所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全国专业点数之首;2003年,计算机专业在校学生人数27万,占理工科在校生总数的14.6%,加上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在校生达到63万人。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占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总数的1/3。这样势必导致计算机学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第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选择余地增加,导致对毕业生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可能会面临不平衡,中国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仍将存在结构性的矛盾,最终导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职业选择时会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经济发达地区或工资待遇高的地区,仍将成为学生职业的首选,致使毕业生的需求显得相对过剩。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致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包括核心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专门技能。因此,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职业能力日显突出和必要。
现状
1.网络工程方向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
2.软件工程方向 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
3.通信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
4.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宽口径专业,主干学科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学生毕业后可为政府、国防、军队、电信、电力、金融、铁路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领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高级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并可继续攻读信息安全、通信、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发展趋势
截至2005年底,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平均就业人数 322.8万人,其中工人约占6 0%,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较低,远不能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软件业人才供需矛盾尤为突出。2002年,全国软件产业从业人员59.2万人,其中软件研发人员为15.7万人,占26.52%。而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国家技术人员的平均比例都在30%以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人员总量稍显不足。
需求分析
1.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 按照人事部的有关统计,中国今后几年内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 8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曾联合调查的专业领域人才需求状况表明,随着中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开发的人员。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中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人才28万人、初级人才46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领域,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
2,数控人才需求增加 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是指承担数控机床具体操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工人;而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5%,其中数控编程技术工艺人员占1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随着企业进口大量的设备,数控人才需求将明显增加。
3.软件人才看好 教育部门的统计资料和各地的人才招聘会都传出这样的信息计算机、微电子、通讯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需求巨大,毕业生供不应求。从总体上看,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十分看好,10年内将持续走俏。网络人才逐渐吃香,其中最走俏的是下列3类人才:软件工程师、游戏设计师、网络安全师。
4.电信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电信企业对于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持续增长。随着电信市场的竞争由国内竞争向国际竞争发展并日趋激烈,对人才层次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即由本科、专科生向硕士生和博士生发展。市场营销人才也是电信业的需求亮点。随着电信市场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电信企业开始大举充实营销队伍,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营销的人才将会十分抢手。
从业要求
(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大学生应该储备的知识)
1.网络工程方向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网络:工程专业基础、较好的综合素质;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终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掌握各类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获得计算机网络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特别是获得大型网络工程开发的初步训练。
2.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它已经涉足工业、农业、商业、金融、科教卫生、国防和百姓生活等各个领域。本专业方向就是学习如何采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和软件生产。
3.计算机软件主流开发技术、软件工程、软件项目过程管理等基本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环境和软件工程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系统的软件设计与项目实施能力,胜任软件开发、管理和维护等相关工作的专业性软件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4.信息工程通信方向是一个以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及信号与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处理为学习和研究对象。要求学生系统的学习通信系统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科学试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具有从事通信工程和电子工程的综合设计、开发、集成应用及维护等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现代通信系统与程控交换、计算机网络与移动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新方法、数字图像处理及压缩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和通信领域新技术新业务的研发等。
5.信息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是以信息安全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安全和网络协议、网络产品的研究、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为学习和研究对象,掌握网络中实现信息安全的相关技术。要求学生系统的学习信息科学和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科学试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具有从事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综合设计、开发、维护及应用等基本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发展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线基本上有两条路线:
第一类路线,纯技术路线;信息产业是朝阳产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技术更新快,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断补充新知识,同时对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
第二类路线,由技术转型为管理,这种转型尤为常见于计算机行业,比方说编写程序,是一项脑力劳动强度非常大的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从事这个行业的专业人才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因而由技术人才转型到管理类人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