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生物科学
专业代码:071001
本专业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本科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较高的外语水平、宽厚的生物学理论、较强的实践水平和专业适应能力的学术型后备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生物信息学、发育生物学和生物工程等。
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家科研机构与高等学校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与教学工作,也可适应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其他专业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从事生物领域中高新技术的研发,新产品、新品种的开发和推广。报考本专业的考生应具有较好的外语、数理化基础,较强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
(2013)
专业解读
遨游于生命之间
––生科09班 吴慧君
蓦然回首时,人生最美好的大学生活已临近尾声。这才感叹时光如流水般,在岁月的长河中悄然流逝。
时光虽无情,却留下了回忆。
古往今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大自然奥秘的探寻,而大自然也似乎充满了未知数,等待着人类的解密。小时候的我,就特别羡慕实验室里的研究人员,以为穿上了酷酷的白大褂,戴上口罩和手套就是科学家;也特别佩服看起来脏兮兮的野外工作者,以为灰不溜秋的衣服都是经过泥土洗礼的结果。大自然对我的魅力太大,我爱绿油油的生机盎然,爱春风习习下的鸟语花香,爱它有天空的辽阔,爱它有大海的深邃,爱它的真实,爱它的神秘。于是,怀着小时候的梦想,怀着对大自然的向往,我毅然报考了北京林业大学生物专业。
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学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学会做人的地方。在这里,我可以发挥特长,也可以张扬个性;可以偶尔犯错,也可以及时改正;可以大声痛哭,也可以开怀大笑,因为这里就是我第二个家。四年中,我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逐渐成长。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从实验室到大自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我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大一和大二是汲取和实践的阶段,学习重点集中在基础课上,如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高等数学、物理学等以及相关实验课,而专业课只有植物学和动物学及相关实验课,因为知识是相通的,正所谓,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一定不能偏心,只重视专业课而忽略基础课。大三学年是拓展和创新的阶段,大量的专业课都集中在这学年,如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学、遗传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植物育种学、动物组织与胚胎学、微生物生态学、植物组织培养等,每门专业课都开设了相应的实验课,而且都有自主设计实验,特别是几个综合性大实验,更是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综合试验能力,培养了科研人应有的缜密思维。
大四便是收获的季节。收获了美好的回忆,珍藏了收获的喜悦。回顾前三年,难忘的是在实验室里,我们都穿着雪白的白大褂做实验,也有模有样的当了回小小科学家。难忘的是在植物学实习期间,我们穿梭在植物园的蜿蜒小道上,行走在鹫峰的陡峭山路上,跟着健步如飞的老师认知植物,记录、拍照、采标本,小组分工明确,大家积极而兴奋。难忘的是动物学实习,在国家自然保护区松山,我们每天凌晨四点起床走样线观鸟,七点吃完早饭后继续观鸟,然后捕昆虫、做标本、开展小组科研小项目,晚上可以奢侈的泡泡天然温泉,每天充实而快乐。难忘的是生态学实习,我们在烟台,走近大海,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渺小。我们在沙滩里挖虾蟹,在岩滩上找海葵,在泥滩里抓沙蚕,在海水里捉水母……耳濡目染后才发现,在这些可爱的生物面前,书本的文字是多么的苍白无力。那时候,我们整天陶醉在阵阵海风中,舒适而惬意。
学习之外,当然少不了课外活动。植物认知大赛、大学生观鸟大赛、压花大赛、十大歌手赛等等,还有各种讲座,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们应接不暇。在社团里担任职务也能很好的锻炼自己,提高领导能力,增强责任感。当然,班级活动也充满精彩。室内联谊、外出聚餐、心理辅导、话剧表演、日租房体验家的温暖等活动,都充满了欢笑与喜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担任班级团支书期间,与其他班干部一起带领班级同学竞选校十佳班集体的时光。那段时间,我们一起讨论一起策划,经常工作到凌晨1点多才回宿舍,然而我丝毫不觉得累。直到现在,我仍然很怀念和大家一起工作的日子,很温馨,很快乐,很感动,那也算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了。在班级全体同学的努力下,我们班以排名第一的总成绩博得“北京林业大学十佳班集体”荣誉称号,并且两次荣获“北京市先进班集体”和“北京市先锋杯优秀团支部”等荣誉称号。丰硕的成果离不开大家的团结和付出。
大学最重要的还是学习,因为这关系着自己的前途。在大家积极进取和不懈努力下,在院领导及老师的悉心指导与精心关怀下,我们班有11人保送清华北大等名校就读研究生,十一人报送本校读研,保研率达到了65%。
这一年,我们带着自信,告别校园,走向更加灿烂的未来。而你们,准备好迎接生物的奥秘了吗?
生物科学:21世纪科技制高点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刘玉军
地球是一颗神奇的星球,多姿多彩的生物使其成为宇宙中最为美丽壮观之所在。地球上现存生物估计有200-450万种,加上已灭绝种类,至少有1500万种。从南极到北极,从高山到深海,从冰雪覆盖的冻原到高温的矿泉,生物无处不在。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对周围的生物世界进行着探索和研究。1859年,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确立了进化论,接着孟德尔发现了生物遗传性状的自由组合和独立分配定律,摩尔根的连锁遗传定律又丰富了孟德尔的理论,构建起了遗传学的基本框架。生物学走过了从19世纪的形态描述为主到20世纪前半页以实验生物学为主的时期。20世纪50-60年代的DNA双螺旋结构的阐明和中心法则的确立,又使得生物学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标志着分子生物学时代的开始。从此,生物学研究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从试管胡萝卜到今天的“航天蔬菜”、“拇指玫瑰”,从米勒模拟生命产生的电极烧瓶实验到今天的克隆羊“多利”、克隆牛“康康”的问世,从人们通过罗伯特·胡克简陋的显微镜看到木材细胞到今天由多个国家合作堪比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庞大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一个多学科、多分枝、蓬勃发展的生物学已经呈现在人们面前。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克隆技术等等科研名词对普通大众已经不再陌生。199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赖斯大学化学家科尔就宣称:“本世纪是物理和化学的世纪,下个世纪将是生物学的世纪”。面对生物学强劲的发展态势、巨大的应用潜力,以没有人对科尔的预言心存疑义。21世纪,必将是生物学大展宏图的世纪,生物学定会领先其他学科而抢占科技制高点。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设备齐全、科研经费充足,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建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林木遗传育种、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利用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微生物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森林生物工程学科群,包括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林木遗传育种学,部级重点学科1个——植物学。国家林业局所属的林木花卉育种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也依托于本院。
生物科学专业是包括清华、北大、中国农大在内的19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专业之一,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生物科学领域高新技术人才和森林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的重任,以培养具坚实的数、理、化理科基础,较高的外语水平,宽厚的生物学理论,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适应能力的学科型人才为目标,实行高强度,严要求,高标准的“滚动分流”淘汰式教学管理模式,取得了喜人成绩。基地班学生多次在各类国际、国内学科及科技竞赛中获奖。同时,优良的学习条件和氛围使基地班学生整体素质高,一次就业率达100%;免试推荐和考取研究生的比例逐年上升,2004年更高达87%,为各大高校、科研院所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另外,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成效卓著,近年来已有两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在全国农林高等院校同类专业中位居前列,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生物科技一日千里,日新月异,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与时俱进,追踪科研热点,紧跟国际发展潮流,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精益求精,佳绩连连。投身生物科学,投身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会使你掌握最先进的知识、最先进的实验技术,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步,把握科技前沿发展的脉搏,站在科研的最前线,为我国乃至世界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壮大贡献你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体现你的人生价值。
生物科学理科基地班体会
生科01班
大一学年是一个积累的阶段,很忙,但很充实。我们逐步适应着大学的生活,大学的学习,大学的一切。高中的学习多半在题海中探求真谛,在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学习知识,而大学的学习完全不同,更多的空间属于自己,许多的东西需要自己的自主学习,真正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大一的学习重点集中在基础课上。当时的我们很难理解学习生物专业为什么要用将近一年的时间上那么多的化学(有机、无机、分析化学)、物理学、高等数学等基础课,只有现在走过了这四年的学习路程才意识到其间的意义与必要。知识是相通的,基础知识有如浩瀚的大海,而生物这个学科仅仅是其中一溪涓涓的细流,细流源于海,我们只有在海洋中体验过那庞大与阔深,才能对细流有更高层次的发现与理解。正所谓,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后来的生物化学中研究的生命物质——核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也同时是化学研究的对象,植物生理中关于光合作用能转换的分析与物理学的功和能有很大的关系,实验设计与数理统计更是同源同效,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基础课的学习对今后从更大的尺度理解和认识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与发展有着很积极的意义。
对于生物专业来说,大量的实验与实践实习,使知识显得更具可操作性和应用性,对知识的理解和升华来自总结和实践的验证。新鲜感也主要在于实验课的安排,上了大学我们接触到了比以前多得多的实验仪器,实验方法,实验原理。这一年的实验室基本操作的培养对日后真正走进实验室的规范操作可谓大有裨益(诸如量筒、分析天平、移液管等的使用)。大一期间接触的第一门生物学专业课是植物学,对生物的憧憬、对科研的向往、许多的想法都源于这里。
大二学年是汲取和实践的阶段。大量专业课的学习都集中在这一年和下一年,诸如生物化学、动物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导论、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双语专题、天然产物化学、生态学、动物组织与胚胎学概论、病毒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微生物生态学等课程。“非典” 过后,我们在小龙门进行了动物学实习。这是“非典”后大家第一次的远行(想想看非典时期,连出校门都很少),当时的感觉可以用“兴奋”二字形容。在小龙门这个少有人打扰的自然之地,我们的实习生活就悄然的开始了。每天早晨四五点起床随老师一起听鸟叫,寻觅早起的鸟儿,我们看到了北红尾鸲,发冠卷尾、大山雀等等,可爱的鸟儿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可惜许多种“光闻其声未见其身”。观鸟后,分组进行实习,有的进行昆虫捕捉,有的进行环志。我们在捕虫时还意外发现了一个三道眉草鹀的巢,后来这也成了观察的对象。晚上回来大家一起整理采集物,制作标本,检索分类。近一个星期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学到了很多很多,虽然曾冒雨出行,夜战写稿,但感觉很值得,很有回味。班级同学在一起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团队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乘着这扬扬的热情,回校后,我们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制作实习展板,向全校展示我们的实习生活,这得到了院里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各年的暑期的实践活动让大家可以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检验所学。
大三学年是拓展和创新的阶段。植物生理课上,老师灵活的授课方式——把学生自己讲授部分章节,课堂讨论,独立设计实验等等可以转化学生角色,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方式引入教学中,很有启发性,让大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的学习总需要新鲜感,变化可以激发人创新的意识)。此外,生物化学和大四时分子生物学的综合实验,更是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实验能力。更要提出对院里感谢的是大三暑假去鸡公山的实习安排,让大家能有机会见识南方的植物与生境,大大拓宽了大家的视野。大三下半学期,院里实行导师制下,大家有机会进入实验进行完整的科研活动,这对今后的兴趣个人选择和科研素养的养成都有极大的好处。
大四学年是收获的阶段。最让大家心怀感激的不只是院里领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与精心关怀,更有为了同学们的保研和找工作大费苦心的一幕幕,这些学生们会永远记得。
生物科学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了解相近专业的-般原理和知识;
3.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4.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生物学
主要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野外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生物科学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非常少,原因在于研究类职位对本专业的专业素质的要求非常高(硕士或博士)。因此,除了考研继续深造以外,本科毕业生最好的出路则只有转往销售、管理或教育等方向。
2005年11月13日,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本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发明:韩国克隆狗Snuppy。跟往常几年一样,生物科学的最新成果似乎总是那么受到世人关注,取得这些成果的人也同样被认为是成功者,这些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读生物科学专业——他们事先并不了解,四年本科毕业后,要想从事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是多么困难。
专业对口太难了
在河北大学2002届一个班44人生物科学毕业生中,只有2人能从事专业相关的对口工作,30人考研,其他12人则分别转往销售或教师等工作。
最对口、最适合的的行业为生物技术行业,而当前生物技术的辉煌主要体现在尖端层面,所需要的人才也“尖端”,你可以去查阅国内知名生物企业发出的招聘广告,大多要求硕士或博士学历,他们甚至根本不通过公共渠道发布招聘信息,而是直接找猎头。
与IT行业不同,生物技术行业具体到产业化还需要一段时间,何况我国的生物产业比国外要落后很多,不足以吸纳众多的毕业生。
制药、酿造、食品、还是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也和生物科学专业相对比较对口,但其中相关每一个职位,都基本上有对应的专业存在,当我们去与人家嫡系科班的同学去竞争同一岗位时,很难占到优势。
因此,对于当初认为“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而选择生物科学专业就读的学生们来说,四年大学生活后,面临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若不想放弃专业,那就考研或出国留学,若想早点结束学业,那就只能在尽量争取生物技术研发职位的前提下,做好转行的准备。
就业方向分析
对口做研发
本科生毕业后去做研发,要面对众多研究生的竞争,因此,求职难度相当大。但并不意味着就完全没有胜算。我们可以提前规划好自己求职的方向,越具体越好。例如,你看好某个行业甚至某个企业的某个职位,然后,你再根据你所确定的方向制定职业规划。当然,首先要了解行业和企业各方面的信息(发展趋势、行业人才供需情况、是否有自己的亲友引荐、职业通道等等)。
有些学校的生物科学专业为了有利于学生就业,还会在专业内划为微生物、动物或植物等方向。
对于学微生物方向的,你可以瞄准一些生物制药厂和做疫苗的公司,现在社会上外资和医院附属的制药厂比较多,做疫苗的公司也不少,不防一试,虽说不是专门学生物制药的,但是基础知识你都有,不足的可以在岗位上学,要注意的是你面试时对这个公司的背景、产品和专业知识等要有充足的准备,还要有个思想准备:你会受到生物制药专业毕业生的挑战。
对于学动物方向的,你可以瞄准一些畜牧兽医站、养殖场和相关单位等等,当然同样要受到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的挑战。
对于学植物方向的,你可以瞄准一些植物所、公园、苗木园、园艺场、种苗公司等,当然也会受到园艺园林、植保等专业的冲击。
既然先天有劣势,那就只能依靠我们“笨鸟先飞”了。从大一开始,就制定实习计划,争取每个假期都能到你心仪的行业中积累到相关经验——实习经验和实习报告上的鉴定对你未来的就业非常有帮助。
薪资水平:外资企业对新招入员工薪水一般在4000元/月(存在地区和企业差异),民企和国企开出的待遇大致为2000元/月,甚至更低。
考研继续深造
职业顾问们在帮助客户做规划时,一般都会建议客户不要轻易放弃专业背景。同理,我们生物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也应当尽力保持专业背景,
行业所需要的人才,或者说在生物科技领域能“出人头地”的人才,必须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这是学生在四年本科生涯后根本无法具备的素质,所以,考研也成了我们专业绝大多数人的选择,而当我们研究生毕业时,考博或出国又成了生物专业研究生中大多数人的选择。
在专业和导师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谨慎。在报考某个方向的导师的研究生前,可以预先了解企业对这个方向的人才需求情况,如果能联系到该导师的弟子打听他们的就业情况,那是最好不过的。
薪资水平:研究生毕业就业压力仍然偏大,但跟课题方向有一定关系。课题与生命科学应用相关程度高、研究成果显著的学生,在就业方面会比其他同学轻松得多。
生物教师
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一方面,好的科研、企业单位是理想的择业对象,可是其要求自然也比较高,本科生的竞争优势不是很强,各个方面的能力都需要提高;另一方面,基层单位就业容易,可是条件差,发展也不太理想。对于求职来说,文凭其实只是一小方面,招聘单位对文凭作出规定,无非也是希望应聘者有更高的专业能力。所以说,专业知识、能力过硬才是最重要的条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的锻炼、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也是增强竞争优势的方法。
大家可以向一些地方的初中和高中看齐,因为高考改革,生物课在“3 X”模式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分量,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生物和以前热门的物理、化学一样都被作为一门主要功课被重视,这就衍生了生物教师的高需求,
生物科学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非常少,原因在于研究类职位对本专业的专业素质的要求非常高(硕士或博士)。因此,除了考研继续深造以外,本科毕业生最好的出路则只有转往销售、管理或教育等方向。
2005年11月13日,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本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发明:韩国克隆狗Snuppy。跟往常几年一样,生物科学的最新成果似乎总是那么受到世人关注,取得这些成果的人也同样被认为是成功者,这些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读生物科学专业——他们事先并不了解,四年本科毕业后,要想从事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是多么困难。
专业对口太难了
在河北大学2002届一个班44人生物科学毕业生中,只有2人能从事专业相关的对口工作,30人考研,其他12人则分别转往销售或教师等工作。
最对口、最适合的的行业为生物技术行业,而当前生物技术的辉煌主要体现在尖端层面,所需要的人才也“尖端”,你可以去查阅国内知名生物企业发出的招聘广告,大多要求硕士或博士学历,他们甚至根本不通过公共渠道发布招聘信息,而是直接找猎头。
与IT行业不同,生物技术行业具体到产业化还需要一段时间,何况我国的生物产业比国外要落后很多,不足以吸纳众多的毕业生。
制药、酿造、食品、还是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也和生物科学专业相对比较对口,但其中相关每一个职位,都基本上有对应的专业存在,当我们去与人家嫡系科班的同学去竞争同一岗位时,很难占到优势。
因此,对于当初认为“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而选择生物科学专业就读的学生们来说,四年大学生活后,面临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若不想放弃专业,那就考研或出国留学,若想早点结束学业,那就只能在尽量争取生物技术研发职位的前提下,做好转行的准备。
就业方向分析
对口做研发
本科生毕业后去做研发,要面对众多研究生的竞争,因此,求职难度相当大。但并不意味着就完全没有胜算。我们可以提前规划好自己求职的方向,越具体越好。例如,你看好某个行业甚至某个企业的某个职位,然后,你再根据你所确定的方向制定职业规划。当然,首先要了解行业和企业各方面的信息(发展趋势、行业人才供需情况、是否有自己的亲友引荐、职业通道等等)。
有些学校的生物科学专业为了有利于学生就业,还会在专业内划为微生物、动物或植物等方向。
对于学微生物方向的,你可以瞄准一些生物制药厂和做疫苗的公司,现在社会上外资和医院附属的制药厂比较多,做疫苗的公司也不少,不防一试,虽说不是专门学生物制药的,但是基础知识你都有,不足的可以在岗位上学,要注意的是你面试时对这个公司的背景、产品和专业知识等要有充足的准备,还要有个思想准备:你会受到生物制药专业毕业生的挑战。
对于学动物方向的,你可以瞄准一些畜牧兽医站、养殖场和相关单位等等,当然同样要受到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的挑战。
对于学植物方向的,你可以瞄准一些植物所、公园、苗木园、园艺场、种苗公司等,当然也会受到园艺园林、植保等专业的冲击。
既然先天有劣势,那就只能依靠我们“笨鸟先飞”了。从大一开始,就制定实习计划,争取每个假期都能到你心仪的行业中积累到相关经验——实习经验和实习报告上的鉴定对你未来的就业非常有帮助。
薪资水平:外资企业对新招入员工薪水一般在4000元/月(存在地区和企业差异),民企和国企开出的待遇大致为2000元/月,甚至更低。
考研继续深造
职业顾问们在帮助客户做规划时,一般都会建议客户不要轻易放弃专业背景。同理,我们生物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也应当尽力保持专业背景,
行业所需要的人才,或者说在生物科技领域能“出人头地”的人才,必须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这是学生在四年本科生涯后根本无法具备的素质,所以,考研也成了我们专业绝大多数人的选择,而当我们研究生毕业时,考博或出国又成了生物专业研究生中大多数人的选择。
在专业和导师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谨慎。在报考某个方向的导师的研究生前,可以预先了解企业对这个方向的人才需求情况,如果能联系到该导师的弟子打听他们的就业情况,那是最好不过的。
薪资水平:研究生毕业就业压力仍然偏大,但跟课题方向有一定关系。课题与生命科学应用相关程度高、研究成果显著的学生,在就业方面会比其他同学轻松得多。
生物教师
大家可以向一些地方的初中和高中看齐,因为高考改革,生物课在“3 X”模式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分量,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生物和以前热门的物理、化学一样都被作为一门主要功课被重视,这就衍生了生物教师的高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