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车辆工程
专业代码:080206
车辆工程专业
专业前景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是高度专业化、自动化的综合性产业, 在中国汽车产业又是一个朝阳产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随着现代社会对汽车需求量的增长、汽车在中国普及程度的提高、国家和企业对汽车产品自主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汽车行业将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学科实力 本专业目前有在职教师2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高级实验师4人,教师中15人具有博士学位。承担了多项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车辆系统动力学及地面力学、车辆人机工程学、车辆电子控制及智能化技术、车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车辆动力及节能环保技术、力学与工程科学中的计算机仿真技术、能源工程与低碳技术。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相对宽厚的专业与人文素养,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全面的工程科学和技术基础知识,富有科学和创新精神,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汽车工程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主要培养汽车方面的专业人才,重点培养汽车整车设计、汽车发动机设计、汽车底盘各总成设计、汽车电子控制装置设计以及汽车运用等方面的人才。
主干课程 工程图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精度与测量、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发动机构造、发动机原理、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理论、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工程学、测试技术、汽车检测技术等。
所授学位 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汽车整车、汽车发动机和汽车零部件的设计、研发、制造、检测、营销、售后服务、维修等工作;也可从事车辆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及各类专业刊物、网站的编辑、记者等工作;还可从事企业管理等工作。近3年有代表性的就业单位有: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技术中心、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等。
深造情况 本学科设有车辆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生在完成4年的本科学习之后,每年约有40%左右的学生可以通过推荐或考试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培养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全面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必要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人文社会知识,能在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主要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和车辆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铁道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及轻轨车辆、动车组、公路汽车的研究教育、设计制造、运用管理等,可参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可以进入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工程机械生产企业、车辆相关的研究所以及汽车、机械相关行业各技术部门,从事汽车设计、制造、试验与检测、汽车营销和汽车制造管理工作;可在国家机关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规划管理工作,也可在贸易和保险部门从事汽车贸易和保险业务工作,还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培养要求
车辆工程专业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上述车辆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质量检测和控制、使用和维修、相关检测装置和仪器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的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测试技术、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试验、测试、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车辆工程领域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主干课程
基础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自然辩证法、外语、工程数学(数值方法、矩阵代数、应用统计)。
技术基础课程:振动分析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现代测试技术与分析、现代设计技术、结构疲劳强度分析等。
专业课程:车辆系统动力学、车辆系统分析与现代设计方法、车辆振动噪声分析与控制、车辆测试技术与分析、车辆电子技术、车辆电液控制系统及计算机控制技术、车体结构分析及计算机辅助车身设计、车辆自动变速理论、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控制与优化、车辆故障诊断技术、车辆安全性、车辆行业发展概论、汽车动力总成、车辆技术经济分析与环境保护等。
上述课程可定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此外,根据学校专业特色和学员所在单位需要还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也可结合工程实际需要开设相关选修课程。
就业方向
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铁道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及轻轨车辆、动车组、公路汽车的研究教育、设计制造、运用管理等,可参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可以进入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工程机械生产企业、车辆相关的研究所以及汽车、机械相关行业各技术部门,从事汽车设计、制造、试验与检测、汽车营销和汽车制造管理工作;可在国家机关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规划管理工作,也可在贸易和保险部门从事汽车贸易和保险业务工作,还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就业方向
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铁道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及轻轨车辆、动车组、公路汽车的研究教育、设计制造、运用管理等,可参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可以进入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工程机械生产企业、车辆相关的研究所以及汽车、机械相关行业各技术部门,从事汽车设计、制造、试验与检测、汽车营销和汽车制造管理工作;可在国家机关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规划管理工作,也可在贸易和保险部门从事汽车贸易和保险业务工作,还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就业前景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与汽车相关的专业也逐渐“热”了起来。庞大的汽车市场,急需一批具备汽车工程设计、制造、实验、运用、研究与汽车营销等汽车专业知识的人才,特别是高级汽车、新型汽车设计开发人才的需求。同时,围绕安全、节能、环保三大主题的汽车新技术的兴起,使汽车行业与当今的尖端科技紧联系在一起,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的范围也更加广泛,涉及汽车、机车车辆、拖拉机、军用车辆及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等。甚至还触及到医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等更为广泛的领域,为本专业的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
相近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0302)工业设计(080303)、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080304)、车辆工程(080306W)、机械工程及自动化(080305Y)、机械电子工程(080307)、汽车服务工程(080308W)、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080309)、机电系统工程(080310)、制造工程(080311)